記得我偶像伍晃榮報道過世界越野錦標賽(WorldRallyChampionship),睇到唔同嘅賽車喺越野賽道上凌空飛馳、跣胎甩尾。估唔到早前北海道之行,除咗可以企喺賽道旁邊親身感受賽車滑過後飛沙走石嘅場面,竟然有幸可以坐到由日本站冠軍PetterSolberg揸嘅戰車……從此以後,我對玩過山車再無興趣了。
記者、攝影:朱維達
香港人大多對世界越野錦標賽(WRC)無太多認識,更加未必聽過PetterSolberg,我都係,所以無諗過扮專家介紹,不過以一個對呢類賽事充滿好奇兼有絕對新鮮感嘅我嚟講,有幸坐到由PetterSolberg揸嘅WRCar,感覺確係一流。
北海道帶廣的十勝是出名的溫泉區,富士車廠在其位於郊外的TokachiInternationalSpeedway附近搭建了臨時帳幕及修理站,由富士其中兩位著名車手親自接載各傳媒兜一轉,話「接載」倒不如話係去片車,每次車手抑或乘客坐車前都先要穿上由頭笠到腳嘅保護衣,戴上連通話器的頭盔,由多位工作人員check過所有零件運作如常後,Solberg一句:I'mready!其他人就即時散開,繼而就係一記猛烈嘅後撞力!
雖然戴咗頭盔,但300匹嘅動力從引擎處爆發時依然聽得好清楚,其震撼力就好似前日睇煙花一樣,加埋沙石被捲起撞擊車底,相比香港一班裝粗喉turbo偈嘅愛飛一族喺旺角招搖過市,真係高三班!
不過最High嘅都係掟彎時,睇到隔籬位Solberg好似魔術師咁,單手扭軚,另一隻手拍兩拍支Sequential直推式波棍十足表演一樣,雖然入彎時速相信不過90公里,但亦盡顯功架。至於我,縱使坐喺張跑車桶椅,緊扣上一體式安全帶,感覺亦好似坐過山車一樣,左搖右擺、凌空飛起,五臟六腑隨住車身搖擺混為一體,真唔明平日比賽啲Co-driver重可以悠然自得攞住張賽道圖導向主車手。事後Solberg問:It'sfunny?我苦笑:Absolutely~
今次北海道之行除咗可以親身感受Rally嘅風馳電掣,重可以試試同款車系性能,當然,我試嘅只係LegacyB4(另有其他新型號如ImprezaSTi同、WRX),試車場分別係擺有雪糕筒的細場及跑車賽道,前者可以集中體驗箇中嘅扭力表現,後者則可以在轉檔及高速掟彎時感受一下順暢及穩壓性,事後發覺,就算揸住部+/-波嘅B4高速入彎都一樣咁好劈。
離開香港揸住廠方畀傳媒測試嘅富士新型號,再唔使驚畀差佬跟,可以無懼超速,踩到盡、劈行油入彎,正當覺得手車了得之時,輪到專業車手表演時,喺唔夠一個足球場咁大嘅範圍內打咗十幾個白鴿轉,情形就好似玩溜冰咁,加埋混合由輪胎與地下摩擦煙霧瀰漫嘅場景,真係大開眼界……雖然代價係滿臉油屎。
■喺唔夠一個足球場咁大嘅場地,專業車手用盡每一寸地方作沿地甩尾示範,煙霧瀰漫中見真章。
○記者 ●PetterSolberg
○日本賽道同其他賽道最大分別喺邊度?
●日本賽道有好多變化,例如啱啱落完雨嘅地下變得泥濘,令到賽道更加起伏,而且有好多睇唔到嘅死位,車速愈快就會愈危險,唔可以有1厘米嘅偏差。
○你對於餘下嘅賽事有咩睇法?
●其實餘下嘅賽事乜嘢事情都可能會發生,WRC唔只係鬥力量,我覺得最緊要係狀態同信任你嘅副手,再加一點點運氣,最後就係要冒一定嘅風險,呢啲先係致勝元素,我對餘下嘅賽事絕對有信心。
註:個人排名升上第二的PetterSolberg,現還有四站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