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從江握手到胡握手 - 李怡

李怡專欄:從江握手到胡握手 - 李怡

兩百多人的國慶觀禮團赴京,傳媒關注的是國家領導人先跟甚麼人握手,從中開展「猜下屆特首」的遊戲。原因是八年前,江澤民「眾裏尋他」趨前與董建華握手,於是為香港啟動「建華十年」的難忘歲月。
香港市民有甚麼政治權利?從這個握手遊戲中可見一斑。
………………………………
胡錦濤、溫家寶、曾慶紅三巨頭,這次沒有「眾裏尋他」地找人握手,而是從會場左面進入,順序與梁振英、范徐麗泰、吳光正、李國章、曾蔭權、唐英年握手。
不過,握手的姿態、力度仍是「猜特首遊戲」的一環。據報道,主理香港事務的曾慶紅,與唐英年握手時,用左右雙手緊握兩次,並報以鼓勵式笑容。
唐唐為下屆特首大熱乎?
………………………………

據報道,本來站在第二排的黃中指,成功「偷雞」,突然搶到最前排的李東海旁邊,由於領導人從左邊進入,於是他「搶灘」得手,成功握到手也。
搶來的「握手」,應不會有機會做下屆特首吧?
………………………………
胡錦濤向港澳觀禮團發言時說,「香港澳門各界人士,包括在一些問題上有不同意見的人士,大家都在愛國愛港、愛國愛澳的旗幟下,團結起來……」。有輿論認為這意味中央要接受「不同意見的人士」啦。
不要太興奮。「團結起來」的前提是「愛國愛港」,而「愛國」的標準是由中央去定的,他可以把「愛國」定義為必先「愛黨」,也可以如鄧小平那樣定義為「支持統一就是愛國」。但依中共的習性,多數情況下是「愛國與愛黨的統一」的。
………………………………
應邀訪京唯一的一位民主黨候任議員單仲偕表示,「胡主席所提」,是中央願意和民主派「溝通的好開始」;泛民主派候任議員吳靄儀說,「我覺得中央的確有誠意,去改善溝通」?
問題是:溝通必須是雙向的。余若薇說,「沒機會給我們講任何話」,這算是甚麼「溝通」。
………………………………

被「熱烈握手」的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回應運輸業人士建議政府減收燃油稅時說:「先問一問自己,對於建設香港,你們作過甚麼貢獻,再要求政府做其他事。」
他顛倒了納稅人與公僕之間關係的概念。六十年代時,美國總統甘迺迪也說過:「不要問國家為你們做甚麼,先問你們為國家做甚麼。」這句話後來在越戰高潮時成為被嘲弄的笑話。正確的說法正好相反:不要問人民為國家做過甚麼,要問政府為人民做些甚麼。
………………………………
台灣當局決定,以後在政府的公文中,用「中國」來稱呼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李維一回應稱:這是在陳水扁公開表示國號的最後簡稱是台灣之後,台灣又一次挑釁一個中國原則的分裂行徑。
台灣有人說:在中共眼裏,全世界(包括中國當局)都可以把中華人民共和國稱為中國,只是台灣卻不允許。全世界(也包括中國當局)都可以把中華民國稱為台灣,但也只是台灣不允許。然而,唐家璇又反對台灣記者稱中國為「中共」,說這已是歷史名詞。那麼北京當局希望台灣當局用甚麼名詞去稱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