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警察故事的啟示 - 林子揚

新警察故事的啟示 - 林子揚

很久沒有看港產片,成龍的《新警察故事》令我有衝動再入戲院支持本地創作。在戲中,成龍改變了,以前的成龍是做特技、做小丑,今次他真的是演戲。戲演得好不好是另一回事,但最起碼已令觀眾對他有新鮮感及新期待。長毛一貫的落力演出,做特技、做勇士,新一屆立法會未正式開畫,他在鏡頭前的曝光已多得令觀眾生厭。不管成龍大哥以前的民望有多高,也不管長毛議員以前的票房有多好,最終都一定要用「變字訣」去迎合市場才能繼續生存。

以往成龍電影的「認真位」往往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成博士說教,正如阿董在答問大會中大力教訓馬丁般令人啼笑皆非。要說教,就應該在適合說教的地方說;要演戲,就應該在適合演戲的地方演。在電影中說教、在立會中演戲,全是錯配,民望及票房即時應聲下滑。《新警察故事》沒有了說教的部份,民望明顯回升到近幾年少見的合格水平;特首多做事、少露面、少說教,票房、口碑也立即一同告捷!
筆者認為戲中的大奸角,不是以殺警察為樂的富家子弟,卻是他們的家長。那個做總警司的父親自小用嚴刑虐待自己的兒子,兒子長大後心理變態,把憎恨投射在警察身上,是值得同情的。維園阿伯是否同樣有甚麼童年陰影,以至他們要把憎恨投射在某些人身上?內裏也可能大有文章,可能最後我們會同樣發現,維園阿伯原來是值得被同情的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