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倩雯報道】內地孕婦來港產子數目隨着內地開放自由行而大增,當中更不乏「走數」個案。香港護理員協會已去信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何兆煒,要求局方正視問題。
香港護理員協會主席李國麟稱,本港近年的出生率低,部份公立醫院的婦產科及初生嬰兒服務已合併以縮減資源。但過去半年愈來愈多非本地產婦使用公立醫院非緊急服務,「佢哋唔係行行吓街要生,而係佢嚟到話佢肚痛而入院,咁我哋又掌握唔到佢產前嘅任何資料,所以都要信佢,收佢入院先。」有關部門護士的工作量因而大增;最受影響的醫院包括聯合、威爾斯及屯門醫院等。
他指出,不少護士反映這些非本地產婦「普遍冇結帳就走咗去」。部份醫院竟將「追數」的重任交予護士,要求護士確保產婦付款後,才給予出院後的護理知識,「我哋已經要教佢去邊度洗傷口、點餵母乳,重要用我哋嘅時間做與護理無關嘅行政步驟。」
衞生福利及食物局資料顯示,上年度有八千七百二十七名非本地產婦在本港公立醫院產子,較○一至○二年度的逾七千三百人為多;當中二百三十二人未有付款,撇帳額達一百六十七萬元。護協建議醫管局增加婦產科及初生嬰兒服務資源,並研究杜絕濫用公共資源方法。醫管局回應,會定期檢討服務需求及資源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