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浪集郵潮學生為主

新一浪集郵潮學生為主

【本報訊】沉寂多年的集郵活動熱潮有重臨之勢,中國郵學會指近期多了集郵愛好者,新加入的主要是年輕一代,而炒家幾乎都退出「郵市」。有郵票社表示,自從回歸前後的搶購郵票潮「爆煲」後,郵品售價下降至只高出原價三數元。

郵票展售各地郵票
商務印書館、香港郵政、澳門郵政及中國郵學會由前日起,一連四日在沙田大會堂舉行中國郵票展,展示關於國慶、鄧小平及珍貴的解放區郵票,現場並有郵票社出售各地郵票。
中國郵學會會長張金熾昨在集郵講座後指出,九七年回歸前後是集郵高峯期,當時「炒味」甚濃;但隨着郵票跌價,熱潮已消退。不過他說,在香港郵政推動下,年輕集郵人士近期上升,主要是學生。
讀小五的葉熙淳及馮百駒昨與母親參觀郵票展,各購買一套澳門郵政印製的賽車郵票及一套香港錢幣,他們都是在去年開始集郵。葉太十分鼓勵兒子集郵,「有助佢哋同人社交,可以多個話題,比打機好。」
一間參展的郵票社負責人陳瑜江指出,近年郵票售價已大幅下跌,「以前一套郵票嘅售價,一般比原價貴一倍,𠵱家只係加三至五蚊賣出去。」一些回歸前的「女皇頭」郵票,由於供應頗多,有郵票社更以票面值六折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