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在周二成功突破每桶50美元的關口,但美國能源部周三公布的原油庫存量卻意外地增加380萬桶,令油價回軟,並下試49美元關口,不過油價雖回軟,下跌的力度仍然有限。
雖然近日有不少分析認為,現時油價的升勢具有基本因素在背後支持,但我仍然相信,油價的升勢已屆強弩之末的境地,只不過投資者被利好油價的消息蒙蔽,因而忽略了一些潛在的利淡因素,但這些利淡因素絕對可以將油價大幅推低。
如果這些潛在的因素持續浮現,油價明年跌回至30美元的水平,絕不會是令人驚訝的事。
上周美國宣布原油庫存量跌穿2.7億桶的警戒水平,曾令投資者擔心原油已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而我不諱言亦有對此作出懷疑,問題是,美國反常的天氣,着實令我不得不質疑,到底原油供不應求是短暫性,還是長期性現象?
結果,周三公布的原油庫存量數據解答了我的疑惑。
無可否認,美國原油庫存量的跌勢,的確遠超市場預期,但在今個夏季,多達6個颶風吹襲美國的佛羅里達州,着實令不少人感到意外,亦正因如此,油輪無法如期將原油運抵美國,令原油供應出現短暫性短缺問題,實在不難理解。
但當颶風遠去,油輪可以正常地將原油運往美國時,原油供應將會出現怎樣的情況?
如果市場認定原油短缺是短期問題,未有加以理會,那麼原油的供求回復至正常水平,只是遲早問題,對油價不會過於利淡。
問題是,現在市場的干預明顯已有過度的情況,如華府意外地動用戰略原油儲備、沙地阿拉伯表明將會增加原油產量等,似乎都是不必要的干預行動。
當然,有關方面作出這些臨時決定,目的是為了壓抑油價的升勢,但如果他們看深一層,明白油價的升勢只是基於人心虛怯所造成,那麼我絕對相信,華府和沙地絕不會作出這樣的決定。
既然他們已作出了這樣的決定,而在這些因素尚未反映在市場中,但美國原油庫存量卻已顯著上升,油價會否在亢奮性上升後,在獲利回吐盤帶動下而顯著急跌,這才是投資者要留意的地方。
當然,油價若在下周回落,我絕不會感到稀奇,亦不相信油價短期回軟會是跌浪的開始,因為中東局勢持續不穩的因素仍然存在,絕對可以為油價帶來支持。
但正如我上面所提及,我不相信原油已出現長期性的供應不足問題,反而覺得原油已有供應過剩的情況,既然如此,油價未來若真箇出現一個大跌浪,並重回30美元的水平,又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