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言:李麗珊努力付出加零一

專家之言:李麗珊努力付出加零一

欣賞過高潮迭起的奧運會後,相信各位都同意今屆賽事不少運動員展現了驚人鬥志、勇猛果敢及集中力。當然,香港乒乓球男雙勇奪銀牌是本屆賽事的焦點。但我們很多時忽略了那些未能踏上頒獎台的運動員所付出的努力。
大部份在香港體育學院受訓的精英運動員,每周平均接受技術及體能訓練二十五至三十小時,再加上他們在心理訓練、營養學、傷患的預防及復康治療的時間,已不單是長時間訓練,而是將全部精神都投放在比賽中。當中以李麗珊所付出的努力最為令人敬佩。作為她體能教練這麼多年,我相信她可算是在香港體育學院之中最專注與刻苦的運動員,她最過人之處莫過於不論在比賽或訓練,都保持着那股堅毅不屈的態度。
第五場被取消資格而令她由第一位跌至第四位,肯定對她本人是一個很大打擊。當其他相同處境運動員可能已早早放棄之際,只有世界級運動員如珊珊般才能堅持拼搏至最後。

精英運動員欠資源投放
於奧運賽事中名列第四本身已是一項難得的成就,但當公眾均指望金牌時,並不是所有人都體諒運動員空手而回。很多運動員奉獻一生在運動上,當我們對珊珊或黃金寶未能染指獎牌感到失望時,請記着他們可能比我們難過數十倍。
勝利絕對得來不易,若我們期望能於○八年北京奧運奪金而回,那麼公眾須支持投放更多資源於精英運動員發展之中。在對港隊運動員出色表現引以為傲之際,我們須正視成功並不會在資源短缺下得以延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