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近年廉政運動一波接一波,但腐敗現象不但未能有效遏止,還有蔓延和惡化趨勢。有鑑於此,內地著名反腐敗專家、中紀委資深研究員李永忠近日建議,應像當年創辦深圳經濟特區那樣,着手建立政治體制改革的「特區」,以幹部人事制度、黨內民主、黨內監督等範疇為改革突破點,再將取得的經驗逐步推行到全國,達到根除貪污腐敗的目標。
李永忠在《中國青年報》撰文透露,專責調查和懲治中共黨內高級幹部貪污腐敗行為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簡稱中紀委),九月下旬在北京舉行全體會議時,強調抓緊建立和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是當前和今後反腐倡廉的重大任務。
李永忠在文中說:「包括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在內的一些政治體制改革,難有實質進展就是因為我們沒有這樣的特區。而一些地方和部門的改革,之所以淺嘗輒止,不敢深入推進,也在於擔心風險和失敗,沒有像當年經濟特區的改革那樣,有人敢於出面『埋單』。」
他續說:「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得益於幾個經濟特區。繼續深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也需要這樣幾個特區,幹部人事制度改革、黨內民主制度發展、黨內監督的強化,都可以放在這些特區中來試行。特區就是改革的『孵化器』、『試驗場』,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風險……因此,可以設立這樣的特區,像鄧小平同志當年說的那樣,大膽試、大膽闖」。
李永忠稱,處於經濟體制改革前沿的深圳,最先遇到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腐敗易發多發的問題,早在四年前就開始了「反腐保廉」預防體系建設的探索。他說:「我們有理由也有條件,像當年建立深圳等經濟體制改革特區那樣,着手建立政治體制改革的『特區』」。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