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管經紀行 證監公開諮詢<br>月結單應列孖展資料

規管經紀行 證監公開諮詢
月結單應列孖展資料

【本報訊】證監會公布規管經紀行從事孖展融資活動的諮詢文件,認為須提高投資者對孖展業務運作的認知及透明度,建議經紀行向孖展客戶發出的月結單內,須加入聲明,提醒客戶已授權經紀行將股份轉按,亦須列明期內將該客戶股份轉按予銀行的資料,讓客戶更留意有關風險。
證監又建議,孖展客戶每年授權經紀行將股份轉按的通知書內,應提醒客戶若不需要孖展服務,可隨時將孖展戶口轉為現金戶口。

降按揭成數持開放態度
諮詢文件主要建議,為經紀行將孖展客戶存倉或抵押的股份滙集向銀行轉按,設立上限,同時建議全面調低經紀行將各類股份可按揭的成數,但並無提出具體數字,只表示持開放態度。不過,文件列出今年初證監工作小組的建議方案,包括可滙集轉按客戶股份的總值,不能超過經紀行向孖展客戶貸出款額總數的1.3至1.5倍;調低各類股份的可按揭成數方面,小組建議藍籌股的按揭成數由八成半減至八成,三四線股份則由七成減至兩成。諮詢期至10月底。
證監會中介團體及投資產品部執行董事林張灼華表示,目前本港有243間經紀行提供孖展融資,其中154間利用本身資金提供孖展貸款,沒有將客戶股份轉按,其餘89間則有進行轉按,但大部份經營手法審慎,只有少數利用規管制度的漏洞,將客戶股份過度轉按,並以冒進的貸款手法,將轉按所得資金,再借予同系集團其他成員公司作融資用途,她形容這做法並不公平。
她形容,98年正達證券倒閉對投資者是慘痛教訓,「香港不能再承受另一次正達事件的衝擊」,希望透過加強規管,在保障投資者及業界的營運空間之間取得平衡,預計新措施最快明年實施,長遠則希望訂明沒有向經紀行借貸的孖展客戶資產不可作轉按之用,以及按照每間經紀行可承受的風險,將資本要求劃分級別。

協會不滿要全行增成本
林太指出,凡要做市場改革肯定會有不同意見,但上半年股票市場表現不俗,大部份證券行均獲利,故認為現在是適當時機推出規管建議,堵塞條例的漏洞。
證券經紀業協會主席陳銘潤表示,證監針對的是少數可能出問題的經紀行,但要整個行業增加成本以符合新規定,並不公平,他會諮詢會員意見後,再向證監提交反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