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匯市全球第6微升一級

港匯市全球第6微升一級

【本報訊】金管局昨日公布國際結算行3年一度的外滙與衍生工具市場成交額調查結果,隨着全球經濟復甦,加上利率低沉促使投資者透過滙市尋求較高回報,美元疲弱也令買入非美元外幣的活動暢旺,刺激本港外滙交易,跟隨全球大勢增長。香港在全球的排名榜較3年前晉升一級,成為全球第6大外滙市場及第7大外滙與場外衍生工具市場。
本港外滙交易的每日成交淨額大增53%,至1022億美元;場外衍生工具(外滙及利率衍生工具)平均每日成交淨額更勁增2.6倍,至149億美元。

英美日星四強位置不變
一向視本港為市場競爭對手的新加坡,則維持第4大外滙市場排名,外滙及場外衍生工具市場則排名第6。位列全球首3大外滙市場的國家,分別為英國、美國及日本,排名與01年一樣,該3個市場同時是全球首3大外滙及場外衍生工具市場。
金管局副總裁韋柏康表示,本港在外滙交易的全球排名晉級,令人鼓舞,並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具競爭力及活躍的外滙與衍生工具交易中心地位。
資本市場公會主席姚志鵬認為,過去一年美元跌幅顯著,故無論機構或零售投資者,對外滙買賣的興趣都增加。不過,隨着美國進入加息周期,美元滙率亦見反覆,下半年起外滙交投已較上半年減慢。

從業員人數過去兩年回升
因應客戶對外滙買賣的興趣上升,在市場需求導向下,姚氏說,過去兩年,有銀行已開始重新在本地聘請外滙交易員及期權交易員,這是自90年初本地外滙交易從業員數目下滑以來,首次出現上升。
結算行的調查收集了今年4月按名義數額計的外滙現貨、外滙及利率場外衍生工具交易成交總額,與3年前比較,本港的外滙現貨及遠期交易均大升,每日成交淨額分別增長88%至356億美元,及39%至665億美元,本地市場中,交投最活躍的貨幣組合是港元兌美元交易,其他貨幣組合交投也增加,反映本港外市場持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