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新加坡正加快推行薪酬制度改革,容許企業在經濟衰退或恐怖襲擊等危機出現時,減薪多達30%至50%,以及暫停發放年終花紅和部份月薪,藉此紓緩愈來愈多職位流向印度等低薪地區的局面。
這將是新加坡自1985年首次陷入經濟衰退以來,該國最大的薪酬制度改革。新加坡政府正鼓勵當地公司推行浮動工資制,把薪酬與生產力而非年資掛鈎,以免企業在經濟衰退時大量裁員,並提高當地員工與東南亞廉價勞工的競爭力。
新加坡人力資源部長黃永宏表示,該國企業應趁着政府提供獎勵的機會,加快改革薪酬制度;當地已有約80%大公司和42%中小企業採用浮動工資制。人力資源部建議,高層人員有50%年薪與表現掛鈎,中層經理為40%,至於一般員工則有30%年薪自由浮動。
新加坡政府是該國最大僱主,政府的投資機構淡馬錫(Temasek)擁有當地多數大型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分析員說,新的薪酬制度可望順利推行,因當地工會甚少挑戰政府;新制度容許企業在經濟轉壞時大幅減薪,但沒有一套制度確保公司在經濟好轉時恢復原來薪酬,令許多新加坡人擔心薪酬會愈來愈低。
當地工廠工人目前時薪為7.14美元(約55.69港元),遠高於中國的53美仙,令新加坡不少職位流失到中國和印度等低薪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