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風景:讀幾段朱自清日記 - 董橋

小風景:讀幾段朱自清日記 - 董橋

毛尖的《上海通信》寫愛情,說一對中年夫妻為愛情加油,先把剛上初一的孩子哄上床再偷偷一起開電視看《金瓶梅》。看得正入神,孩子進來了,夫妻兩慌忙關機。孩子朝螢屏瞥了一眼淡淡說:「別慌,我在同學家早看過了。」中國大陸專家學者都在關心拿什麼教育孩子,毛尖說最近又在討論剛推出的語文課本新單元「愛情如歌」,說是期望新一代的孩子「能夠像談論母愛一樣談論愛情」。毛尖懷疑今天的中學生談論愛情還會臉紅:「說實在,中學教育和當代生活的落差還是太大」,「看來,愛情是早就不如歌了,在崎嶇的人生裏」。

深夜偷看《金瓶梅》的中年夫妻不難感受人生的崎嶇;崎嶇的路走多了,哀樂中年這才激發出愛情如歌的讚嘆。我這樣的老頭盼的是中年男女的愛情真的都如歌,對年輕人我反而不這樣指望了:這些孩子比他們的上一輩人幸福,腳下的路不崎嶇,心中的歌唱不完,專家學者給他們再多的冰心再多的巴金他們也不會忽然覺得母愛如詩,情愛如歌。溫馨,他們多得很,多給了等於滴水到大海裏去;給點苦澀的反而是教育,比如給點朱自清的日記。
朱自清畢竟不是天天跟俞平伯泡在秦淮河的槳聲燈影裏瞎扮才子:他的苦日子過得一點都不匆匆。北京朱正在南京《開卷》裏寫的〈朱自清的一句詩〉寫的正是朱自清的苦,說他一九四八年八月去世之前幾個月夜不成寐,想起清華老朋友吳景超教授的夫人寫的〈老境〉,慨然吟成舊體詩一首描畫暮年心情,還在日記裏註明「關鍵在第五句」。詩裏的第五句是「室人相敬水同味」,朱正說夫妻相敬如賓不奇怪,淡漠如水「恐怕就不是一種很正常的狀態了」,他說朱先生同夫人陳竹隱的關係並不很理想,朱自清日記裏都看得到。

朱自清的舊體詩跟他的白話文一樣平淡樸實,動人處不在才情在真情:「中年便易傷哀樂,老境何當計短長。衰疾常防兒輩覺,童真豈識我生忙。室人相敬水同味,親友時看星墜光。筆妙啟予宵不寐,羡君行健尚南強」。他寫日記倒是半文半白,穩貼好看,看完傷感:「與竹及兩個孩子共進早餐,我為食物凉而不滿,竹生氣並叮叮噹噹地摔家什。為此不快,也很傷心」。這是一九四七年四月十七日所記;「竹」是妻子陳竹隱,脾氣不好,常常不記得朱自清十二指腸嚴重潰瘍不能吃凉食。過了一個多月,日記裏記她又「為種花不如意而生氣,我亦為此不安和不快」。
朱自清或許也有不講理的地方。一天飯後,一位寧太太來找陳竹隱,他在看報,陳竹隱不領她去卧室卻在他面前接待她,兩人大談物價飛漲,吵得他看不進報紙,「惱怒之餘,我故意怠慢客人。妻去書房取香皂,我繼續看報,不同客人談話。待客不好,咎實在我。不過我未對妻說,因為她不知道」!這幕冷戰情景尋常人家的客廳隨時上演,選入語文課本讓孩子讀一讀一定比荷塘的月色和父親的背影合時得多。毛尖說她朋友的小孩剛滿三歲,看到電視上少婦暈倒,丈夫驚惶,便說:「儍瓜,她有小寶寶了!」果然醫生來了,把一把脈,連聲「恭喜」。誰稀罕老爸買的橘子?
(圖)溥心畬一九五一年硃筆畫片


逢周一、三、五刊出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