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龍冷靜面對傳媒追訪

尹三龍冷靜面對傳媒追訪

【本報計】人生最青葱的歲月都在牢獄裏悄然流逝,當年少不更事,在寶馬山犯下瀰天大錯的少年犯尹三龍,如今已是個頭髮半禿、年逾三十的成年人。面對大批傳媒的追訪,尹三龍昨日表現得相當冷靜。懲教署職員在尹出獄前已事先張揚會安排他往茶樓飲茶及接受訪問。尹三龍踏出監獄,即按計劃「淡定」地向在場記者「交功課」,冒求能早點脫身回家與媽媽團聚。
昨晨九時許,尹三龍在懲教署善後輔導主任黃偉雄陪同下踏出赤柱監獄。重獲自由的一刻,不見他流露喜悅,似仍有「任務」在身。當傳媒一擁而上,尹三龍沒驚訝、沒迴避,反而先站定讓記者拍照,再慢步走到攝影機前講述出獄感受。尹三龍的語氣起初相當平淡,但當他向曾支持、鼓勵自己的人道謝,及向死者家屬道歉時,情緒頓變得激動,兩度強忍嗚咽。

答問題曾表現不耐煩
尹三龍之後往金鐘一酒樓品茗及回答記者提問。他面對傳媒時態度拘謹,神情大部份時間都相當木然,許多問題只作簡單回答,只在面對候任立法會議員梁耀忠時才露出感激的笑容,主動跟梁握手,讚揚他有心幫助少年犯。在酒樓內被傳媒追問了約半個小時,尹開始有點不耐煩,經常說:「呢個問題我已經答過」,當有女記者問他「想唔想搵個女朋友」時,他晦氣地回敬「有人肯搵我咩?」

轉工遷居須通知懲署
「飲茶訪問」結束,尹三龍再不肯回答問題。尹的哥哥及懲教署職員則多番要求記者別再追訪,好讓他與母親敍天倫。
據了解,懲教署更生事務科善後輔導組人員,將在短期內為尹三龍安排補領個人證件,因他當年被捕時只有十五歲,之後一直在監獄度過,故至今只持有兒童身份證。今後兩年內,懲教人員會至少每月跟尹三龍見面一次,了解他就業和生活的情況,協助他適應出獄後的生活,他若轉工或遷居,都必須通知懲教人員。協助釋囚融入社會的善導會綜合服務總監陳孚西表示,近年社會人士對釋囚的態度已較為開放,但偏見仍然存在,仍需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