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現時約有兩成門診服務由中醫提供,包括醫管局轄下三間中醫門診;服用中藥也十分普遍,資料顯示約六成香港市民曾服用中藥,所以中醫藥的安全對市民的健康非常重要。現時,衞生署除是藥物監管機構外,工作也包括制訂常用中藥材的標準、執行中藥監察系統、推廣安全使用中醫藥等。
中藥監察系統方面,衞生署會定期抽查市面的中藥材和中成藥進行分析,分析包括中藥材的農藥殘留量和微量元素的份量有否超標,及中成藥的微量元素的份量和是否含有西藥;但不包括中藥有效成份的質量分析。
此外,衞生署也調查有關中藥不良反應的事故。根據衞生署的數據顯示,○一年一月至○四年六月間,本港有六十二宗懷疑中藥不良反應事故的個案,當中有四十宗與中藥有關。導致中藥不良反應的主因是不適當地使用中藥,當中68%與中醫師有關,只有32%與消費者有關。
現時只有醫管局轄下的中醫診所設有中藥處方的核實制度,所有主診中醫師的處方必須經過「中藥師」(即中藥藥劑師)的核實,以確保所處方的藥物、劑量等安全和有效,也大大減少中藥不良反應事故的發生。
其實這種用藥安全的核實制度已建於西醫藥的醫療體系中,因所有市民在醫管局和私家醫院所獲配的處方必須經藥劑師核實。在這制度下,市民的健康得到更佳和更全面的保障。第一屆由本地培訓的中藥師已於今年畢業,他們投入中醫藥界服務,為市民安全服用中藥作最後把關者,也標誌着中醫藥的發展能與時並進。我們期望政府加以配合,為市民的健康而努力。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逢周二至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