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十九年前一對年輕外籍男、女學生在北角寶馬山山頭慘遭虐殺,轟動全港。兇手殘暴程度令人髮指,警方出動數百警力大規模搜查,幾經抽絲剝繭,加上懸紅下有人向警方報信才成功破案,最終將五名被告定罪。說到寶馬山雙屍案,不少市民仍記憶猶新,而直接參與案件調查和審訊的人物,近日接受本報訪問,對案中少年犯尹三龍的出獄,更別有一番感受,因對他們來說,往事並不如煙。 記者:張嘉雯、陳沛敏
案件揭發後,警方地氈式搜遍寶馬山一帶每寸泥土,找尋協助破案的證物。參與當日搜山行動的一名警務人員憶述,當時他身為機動部隊小隊隊長,一連兩日都要到兇案現場,親眼目睹兩名死者被屍袋包裹,躺卧山頭。
他記得,當時至少有三百多名人員參與搜山,警員肩並肩一字排開站在前排,緊隨其後是警長級人員,之後是督察,然後哨子聲一響,全部人員同時踏前一步,蹲下搜查眼前的泥土,若發現可疑物件即留下記號,交由負責案件的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O記)跟進。他們就這樣一步一步搜遍整個山頭。他說,已過世的黑社會專家葉包福當時曾潛入山澗,撿獲一把斧頭柄。
對於十九年後尹三龍終於獲釋,他說作為執法者只負責調查和舉證,既然現有制度下有這樣的安排,也應該接受。
吳錦榮當年也曾參與調查寶馬山雙屍案,但他說事件已過去多年,不願多談。
警方在調查案件初期,一度茫無頭緒,期間邀得警隊內的催眠師楊志滔向目擊事件的晨運客進行催眠,嘗試找出疑犯的資料。楊志滔在催眠一名剛從內地來港、滿口鄉音的女證人時,證人竟突然用英語說出行兇者資料,令在場警員嘖嘖稱奇。警方經過七個月調查後,拘捕五名被告。
楊志滔昨日談起案件時,認為應給尹三龍一個機會。「人人細路仔嘅時候都會做錯事,希望畀個機會佢重生,佢都知道錯,會重新做人。」他相信社會人士對釋囚的看法已大大改變,「以前叫監獄,𠵱家叫懲教,希望對佢有幫助。」
至案件審訊時,被告五人中,只有尹三龍一人認罪並轉為污點證人,頂證其餘四人。雖然他的證供曾受其他被告的代表律師質疑,但當年參與案件的一名法律界人士指出,警方當年搜獲大量證物,在其中一件證物上更找到兇手的指紋,其後警方又帶同五名被告到案發現場重組案情,因此即使沒有尹的證供,相信其餘數人也會入罪。
該名法律界人士昨日感觸地說:「其實兩個細路(死者)好慘,當時個檢察官重將兩個人嘅相曬到好大,畀啲陪審團睇……但係佢哋兩個(被告尹三龍及張有恒)亦都慘,兩個細路成世都無做過咩大事,響天星碼頭幫人開的士車門賺錢,無話咩成就,諗住跟個大佬……咁就坐咗十幾廿年。」他直言,首被告彭信義犯案纍纍,當年亦涉及其他強姦案,尹及張當時只是跟隨彭行事,他猶記得彭在整個審訊過程都表現得非常陰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