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時常掛在口邊的「不平衡現象」,除日前經合組織(OECD)發出的中期全球經濟預測中有點題外,最近國基會(IMF)亦不約而同地呼籲各回應齊心合力,尋求解決全球經常帳不平衡之方法,足見問題已迫在眉睫。本欄久不久便提出這枚計時炸彈不容輕視,何時爆破或會否爆炸,便要看看有關領導人之決心和遠見矣!
問題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美國接二連三發生事故,「布拉格」法寶盡出,力挽狂瀾於既倒,在將美國這個病人從深切治療部帶出(現在識行識走)之同時,亦帶領全球經濟邁向復甦,可是卻換來龐大「雙赤」,如何解決,要那些從中受惠兼多謝無句之國家共謀共識、作出行動或有高人才能為之。
中國在走向市場經濟的歷史過程中僅屬剛剛起步,問題叢生乃必然,「穩定壓倒一切」,最重要的是下崗工人不會釀成社會動盪,故此刺激投資和就業乃政府首要任務。在這次G7會議中,中國財金官員就有關彈性滙率問題上,必備受壓力,試問人民幣若升值,對外國直接投資、出口和製造業就業問題帶來的影響有多大?現時估計已有2億人在望天打卦(無工做或開工不足),你教我如何遷就?
歐洲結構改革緩慢,內部需求疲弱,一樣要依賴出口養命,何況歐洲在融合的過程中似乎已自成一國,要咱們肩負甚麼責任或道義?
日本好地地又再跌落地,是「假黎明」抑或真正「老化」,甚或唞完氣再來過,暫難下斷語,不過總覺得有心無力!其餘塘邊鶴因曾受重創,還在休養生息,又怎會自毀長城?
目前全球正處「固定滙率」時期,個個攬住同一隻大笨象,美國佬郁不得其正,奈何!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