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𡃁仔的時候,準時《翡翠劇場》送飯,《歡樂今宵》已是當日的最後的一個節目,聽完「歡樂今宵再會,各位觀眾晚安」,睇埋波叔及肥姐替現場觀眾簽名,「啪」的一聲,全屋關燈,老竇宣布瞓覺,反正別無選擇,一覺甜睡到大天光。
中學時期,偶爾去一次夜街,午夜十二時是一個死期,過了這時間回家定必有餐好嘢食,藤條燜豬肉是也。不過,當時除了睇午夜場外,基本上亦冇乜夜街好去。
今時今日,唔知搞乜,越搞越夜。大家相約去街,晚上十時許才電話聯絡,決定是否出動,一個小時的梳洗扮靚仔,十一時許到達現場,只見小貓才三數隻,夜鬼大多在凌晨後才陸續到場,凌晨二時,總算人齊;凌晨三時,興致才高,於是轉場地再戰。中環的某些Club是在凌晨三時才人多,有一些甚至營業至早上九時。
就算唔出夜街,在家中也不見得會早瞓,先看預早錄影的《金枝慾孽》、《六十分鐘時事雜誌》及動物紀錄片,再看新鮮出爐的DVD,還未有睡意,上網瀏覽一番,咦?巴塞隆拿大戰皇馬?散場已是四時半,朗拿甸奴與廸高的妙傳看得人龍馬精神,睡意全消,於是拾起一本書細看,不一會,天邊已是魚肚白。慈善伶王新馬師曾好似曾經講過:「如果捱通宵捱到見日頭,食幾多補品都補唔番。」剛想快點入睡,才發現有稿未寫。
唉,越搞越夜,但越夜的確越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