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統計局根據發展水準、發展活力和發展潛力三項標準,選出二○○三年度全國百強縣。儘管廣東順德雄踞榜首,而南海區也排名第六,但地處長江三角洲腹地的江蘇省佔據了前十名的六個席位(見附表),浙江省更有二十七個縣晉身全國百強,居全國之冠。來自長三角的百強縣多達四十七個是珠三角的三倍,顯示長三角縣級發展,遠較珠三角快捷和成熟。 中國專題組
中國國家統計局前天公布了二○○三年度全國百強縣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指數測評結果,位列前十名的縣市依次為:廣東順德、江蘇昆山、江蘇江陰、江蘇張家港、江蘇常熟、廣東南海、浙江蕭山、江蘇武進、江蘇吳江和浙江紹興。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總隊隊長鮮祖德前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此次測評包括全國一千六百四十三個縣,三十三個縣級市和五十個財政收支和市政建設相對獨立、並能提供完整社會經濟統計資料的區級行政單位。
過去四年的測評結果顯示,發達縣市的分布愈來愈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在○三年全國百強縣中,有八十四個分布於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這三大經濟圈中,其中四十七個縣分布於長三角地區,十五個縣屬於珠三角地區,二十二個縣屬環渤海地區。其餘縣市也主要分布於大城市周圍、交通要道和出入境口岸地區。
百強縣中,前列位置的多以工業為主,且多是外商投資的集中地。例如,江蘇昆山是台商最多的縣市,製造業非常發達;排名第一的廣東順德,更是全國最大規模的家電產品製造和集散地。百強縣市中多數仍是農業為主,其中生產蔬菜和水果為主的約佔一半,生產肉類的農業縣約佔三分一。
自二○○○年開始,國家統計局從發展水準、發展活力和發展潛力等三方面,對縣域的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指數作測算,然後公布百強縣。截至前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全國縣級行政區共有二千八百六十個,總人口達九億二千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百分七十一點六,居民多是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