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西醫束手始資助 執行有困難<br>楊永強:擬助長者中醫費

議員:西醫束手始資助 執行有困難
楊永強:擬助長者中醫費

【本報訊】行將離任的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表示,現正研究酌情資助長者的中醫中藥費用,若受助長者能證明西醫治療無效或中醫具成效,即可獲資助;但候任立法會社會福利界議員及學醫界均予批評。 記者:梁洵瑜

楊永強昨日接受商業電台訪問時承認,現時綜援制度確有不完善,當局正進行檢討。至於當局決定如期在下月削減老弱綜援金額,他強調綜援金為長者提供基本生活需要,政府近期亦考慮為長者提供其他援助,包括酌情資助中醫費用。

「須西醫證明睇唔好」
他又稱,當局近日與社會福利署討論,考慮為長者提供中醫中藥資助,若可證明西醫治療無效,或中醫在治療上具有成效,當局則會酌情考慮資助病人的中醫藥費用。
社署副署長鍾小玲昨出席《城市論壇》後稱,該署現與醫院管理局商討,容許綜援長者可在西醫轉介下接受中醫診治,並把有關安排制度化。「如果佢有西醫證明,佢某一個疾病,西醫係睇唔得好,係中醫先適合嘅,我哋都會同醫管局商量吓,盡量安排佢哋接受豁免醫療服務。」
出席同一場合的候任社福界立法會議員張超雄稱,規定領取綜援的長者要有西醫證明,執行上有困難,他認為應以實報實銷的形式資助他們看中醫。
他又指,這措施只是小恩小惠,當局不再削減綜援對長者幫助更大。立法會復會後將提出動議,要求港府按通脹幅度調整綜援金額,並指學者初步研究顯示一名長者每月需三千元生活費,較目前綜援金額數目為高。關注綜援檢討聯盟代表鄭淑貞說,社署可循特別津貼發放資助。
香港醫學會會長蔡堅也批評,有關建議實是小恩小惠,而且香港西醫對中醫學認識有限,執行上存在困難。他說:「唔通我叫一個生Cancer(癌病)嘅病人,醫唔好,去飲白花蛇舌草咩!」
蔡堅直言,對楊永強的提議感到十分疑惑,「都唔知楊局長諗乜嘢。」他強調,九成五的西醫沒有讀過中醫課程,楊永強也沒有中醫學知識;故認為難以由西醫去判斷患有甚麼疾病的病人應轉介中醫治療,他指出應容許中西醫各自發展,不該將西醫置於較高位置。

治老人病中醫強項
香港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說,不少老人病如風濕及關節炎等都是中醫強項,建議對業界及受助人都有幫助。政府新聞處發言人補充說,就有關長者如何證明中醫成效等安排,仍在商議中,暫未有具體做法。
針對綜援長者的營養問題,楊表示,現時有長者中心提供膳食,付出五元就可到中心食早餐,午餐或晚餐也只是十元至十多元,已可提供有足夠的營養。至於醫療服務上,他批評近期醫管局提供的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太長,輪候白內障治療需時數年是不可以接受,要求醫管局檢討。
就當局決定削減老弱綜援,多個團體將於今日發起「老弱傷病、中秋起義」大遊行,促請政府即時停止削減綜援,張超雄估計有超過二百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