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成為拋售藉口,地產股帶動恒指下跌,許久未見如此場面。這個星期假期多,又有期指結算,恒指走勢不易測,個人傾向當成大型調整處理,暫時應是反覆偏軟,尚有一至二百點回落的空間。
上周五美股表現算是不差,油價續升,美股能夠喘定已是合格有餘,不過依然是向下機會較高,可能早兩日跌勢急,因此稍為整固而已。基於外圍持續弱勢的看法,縱使香港藍籌可能繼續跑贏,策略上仍是以國企原材料股作為入市重心。
上次推介美蘭機場(357),內容比較隨意,事實上閱讀業績報告,根本是投資者的本份,另一個理由,是愈來愈明白,不求甚解的投資者極多,股評變成講個「信」字,只列重點並無不可。
其實早在美蘭機場下跌途中,已小注先行收集,當時一片混沌,不知延遲業績公布理由如何,只知機場不會無故結業,或者只是假大空的騙案,心裏的最壞打算,是出現一筆過的撥備,以大戶力洗的行徑,這個可能性並不低。
不過這種情況,是頗難得的機會,長線看好,短線有不利因素。以美蘭的營運能力,就算有一筆幾千萬元的資金流失,也不難恢復過來。先下一注作保險,因為機不可失,但又怕業績公布之後出現互相踐踏的情況,屆時會有更佳的入市機會。
公布佳績後剛好遇上跌市,而且早前洗倉成交激增,低價入貨大不乏人,回升一成有多,自然惹來不少獲利回吐構成阻力,但估值偏低,消化過後可望重踏正軌。只是始終延遲業績疑團未釋,可能構成折讓的因素,而且以過往經驗,洗倉後流通量大增的情況只是短暫,始終美蘭一向是欠缺交投的基金股,假如一心長線投資,一定要明白成交萎縮的風險。
當日低吸美蘭,一度備受質疑,其中一個提問,是廣州新機場應該構成打擊,這個疑點的答案,和筆者答問答到不勝負荷的感覺,應該有點常識都心知肚明。
上周五又有一名散戶說入市至少要一萬股,不夠子彈入市,連基本概念也不知,長期陷於苦戰是怪不了人。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