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幼稚園也要編入資訊科技科時,沃道夫教育法(WaldorfEducation)於學前教育階段卻不接觸電腦、電視,沒有課本(連工作紙也沒有)、不重寫字,憑故事、唱歌、律動和遊戲,甚至到森林上課作野外體驗,培育出來的幼兒究竟是學得更少,還是更多?
記者:邵超
攝影:伍慶泉
學校資料
HighgateHouseSchool
報名日期:全年接受申請
全年學費:$58,000(2歲半至4歲及3歲至6歲)
地址:山頂道100號牛奶公司商場B座2字樓
查詢:28496336
沃育學習特色
來自英國的EducationalConsultantLynne以一句「沃育是以幼兒為本,而非學術為本。」道出了它與傳統教學的分別。香港唯一一間註冊沃道夫學校HighgateHouseSchool,以「沃育」忠於幼兒的本能,為他們裝備未知世界的一切素質,包括幻想力、創造力、專注力、自信心和適應力。「而習字應該透過活動認知的過程去學習抽象的符號、字母,7歲前手腦協調未成熟,我們會先用沙寫字,用繪畫、蜂蠟造字母等,自然地學習寫字。」
沃育的基礎為創始人RudolfSteiner的「人智學」,以人為研究一切知覺的中心,第一所沃校創於1919年。順着身、心、靈的自然發展,沃育以7年為一個階段,提供21年的漸進式課程。
0至6歲:發展12種感知力
懵懂無知,對周遭發生的事物充滿好奇,好動愛模仿。老師便擔演一個母親(保護者)的角色,透過遊戲、唱歌、律動、講故事等配合幼兒本性和興趣,引導孩子發展與生俱來的12種感知力。
7至13歲:滿足求知慾
手腦協調足以應付讀寫,借助美學及藝術如音樂、戲劇、繪畫、朗誦,滿足與日俱增的求知慾。
14至21歲:培育邏輯思維
修讀九科文理科目,培育一個具備美學和邏輯思維、欣賞及認識世界的人。
幼兒入讀幼稚園,第一次「離開」父母,缺乏安全感,難怪開學首周便哭個不停。因此,學校把課室布置得一點也不像傳統課室,倒像一個StudioFlat(無間隔單位),有餐枱、睡床、廚房、書架等,小朋友返學就像回家,穿上裙子的老師擔當「母親」角色,幼兒學習的是烹飪、縫補、唱歌、玩玩具等,徹底地做到家校合一。
Highgate採混齡編班,並新增親子班,家長可陪同0至3歲孩子上課。沃育雖主張7歲前不沾「寫」一環,但因順應部份家長要求,現增設三班ExtendedDayClass,為4歲或以上幼兒預備升小一作寫字準備的特別班。
家長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