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克運動會號稱地球上最大的秀,在大會舉行的兩個禮拜當中,世界上數十億對眼球都注視着五環旗下的實況,稍有半點差池,舉世皆知。奧運會的工作人員數以萬計,總指揮儼如領軍打仗的總司令,需要有極強的體力、魄力及超人的組織能力,前期工作已是千絲萬縷,場館的設計與選點、交通的配套、傳訊科技的硬件配合、主辦地點的人民教育,半點不能鬆懈,總司令得從大藍圖着眼,然後化整為零將任務分派予各將軍,最後拼成一幅偉大構圖。
別的不說,單是捕捉現場的競賽實況再傳送到地球每一個角落已是一項大挑戰。以雅典奧運為例,男子團體體操比賽當日,場館內有數個項目同期進行(還未算場館外同時舉行的項目),導演需有極縝密的心思才能確保觀眾看到最精采的片段。滕海濱失手,黯然坐回運動員席,在畫面上看到,現場起碼有五部攝影機在招呼小海濱,捕捉他失落的表情,試想想導演的控制室內有多少個畫面供選擇?他即時便要決定那個畫面該透過衞星傳送出去,一個奧運會需要多少這樣重量級的導演?
奧運會若然要辦得成功,必需培訓一大批優質的技術人員,尚有四年,需要好好加把勁了。個人最擔心的一項是衞生間管理員,我國的廁所衞生文化有幾千年優良歷史,無論在視覺及嗅覺上的忍受能力,比其他金牌前列國家優勝不止十倍。一個弄得不好,運動員在廁所內集體暈倒,定必成為國際佳話。
2008奧運,還看公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