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兒童可能患上的風濕病有數十種,其中較常見的有幼年突發性關節炎及紅斑狼瘡。本港年紀最小的風濕病患者只有一歲,成因不明,但醫生指遺傳及環境因素都可能有關,若家長發現孩子出現關節疼痛、紅腫、僵硬、出疹等症狀,應盡快延醫。
香港風濕病基金會主席劉澤星教授指出,醫學界迄今所知有超過一百種不同的風濕病,幾歲的小孩子至年老的長者都可能患上,是目前世界上致殘率最高的病症,且這種長期性疾病若處理不當,嚴重者會導致患者死亡。
該會委員李子良醫生則指出,風濕是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因免疫系統失調,攻擊本身的組織引致,沒有預防及根治方法,但可透過藥物控制病情,防止復發。
李子良稱,患上風濕病的兒童可能出現關節疼痛和紅腫;身體僵硬以致「朝早唔肯起身」等症狀,家長應及早求醫,以減少併發症的風險。本港沒有官方統計風濕病患者的數目,但日本等國家與西方地區的病發率相近,每一千名兒童就有一人患有幼年突發性關節炎;二十歲以下紅斑狼瘡病發患者也有一成半。
至於治療方法,若消炎、止痛藥物無效,醫生會使用一種名為MTX的抗癌藥治療,若病情嚴重,則會使用類固醇。李子良指近年西方國家在發展風濕病藥物方面進步很快,推出了一些副作用較少的新藥,但價錢較高,在本港須由病人自付費用,未必人人可以負擔。他舉例說,本港現有兩種治療關節炎的新藥,每月開支達六千元至八千元;紅斑狼瘡的新藥每月開支也要三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