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又再成為市場焦點,上周紐約期油價格一度攀升上49美元(1桶.下同),與8月20日創下的49.4美元歷史高位相差不足1美元,部份分析員認為油價穿50美元重大心理關口指日可待,看來大戶似乎誓不罷休。
油價突然回升,皆因美國南部受颶風「伊萬」蹂躪,該區煉油商生產力下降約8%,同時影響美國商業原油庫存上周大跌910萬桶所致,「天」降如此好機會,有心人又豈有放過之理?
其實墨西哥灣在過去短短個多月相繼受「查利」、「弗朗西斯」和「伊萬」3個颶風吹襲,估計為美國第4大州(以人口計)佛羅里達州帶來損失高達290億美元,連中「三拳」,不但影響煉油生產,更令致工業生產、房屋興建及買賣、貿易往來(主要與拉美)、職位創造、零售銷售等數字下降,美國整體經濟數據又怎不大受拖累?
然而颶風季節快將過去,一切也將回復正常,預期未來經濟數據也許續見改善,那麼油價又何去何從?食過月餅,寒冬已離咱們不遠,(保暖)燃油需求增加可以預見,望油價回落豈不又變成妄想?筆者早前指油價呈強弩之末之說豈不落空?
油價硬闖50美元機會不容抹煞,不過美國政府若應煉油商要求,釋放「小量」戰略石油儲備「一段短時間」,已足夠阻嚇炒家肆無忌憚。
中線而言,中國在宏觀調控措施下,對石油的需求應會收斂;俄羅斯若真答應建油管供應石油予中國,雖然遠水不能救近火,但在心理上應可起到作用。還有英國石油和埃克森美孚透露在中亞、西非、墨西哥灣等地區的新油田將於明年投產,加上11月油組增產和國際能源機構估計全球石油庫存足夠約兩個月需求,油價嘛……!?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