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差十分一 - 陶傑

還差十分一 - 陶傑

立法會選舉,許多候選人沒有甚麼「政綱」。他們的臉孔五官、頭髮的長度就是政綱。其中一些「候選人」,過去七年沒有做過甚麼,除了做過切除癌瘤的手術,只要咬着牙站在街頭派一派傳單,原來就等同「愛國愛港」,為了獎勵他頑強的生命力,你就應該投此君一票。
有點開玩笑吧。但這是一個缺乏創意的社會,看「候選人」的宣傳板,他們的「政見」像一碗沒有葱花的稀粥一樣,只係一碗水裏放了幾顆米,是那麼索然無味:「民主為港」、「建港為民」、「為市民求公正,為香港爭公義」。就像他們的主人愛說的:「執政為公」︱︱這是常識,過去五十年,難道全是執政為私?抽象而空泛,通通是務虛的泡沫語言。
一場沒有政綱的選舉因為候選人眼中把「香港人」視為模糊的一大塊,沒有主動強攻一個明確的目標。
例如,不要只想着「中產階級」,「中產階級」是一個社會學名詞,很難定義,但全香港的女性有一半人口,重點爭取婦女選票,女性是一個生理學名詞,除非是變了性的陰陽人,否則都很清楚。

英國明年就選舉,貝理雅的工黨和沒有戴卓爾夫人的保守黨的政綱都差不多,兩個黨都主張攻打伊拉克,第三黨的自由民主黨本來勢弱,只有提出從伊拉克撤軍。政綱與別不同,但不可以只有戰爭一樣。
自民黨的智囊提出:攻佔女性的選票。歐盟最低薪金是每小時六鎊,貝理雅上台以來,全國婦女有一半時薪不足五鎊。四個幼童之中只有一個有保母(因為許多婦女失業,只能留在家裏帶小孩),貝理雅上台時曾經保證他的內閣有最多的女人,但幾年來,女內政大臣貝格德、海外發展部女部長蕭克麗都因為與首相不和而辭了職。貝理雅上屆大選大勝,全國的婦女支持他,明年呢?
看不清楚選民在哪裏的人,不要從政。民主派的何秀蘭,以八百多席落選。如果民主派競選時提出促進全港同性戀男女的權益,這八百多票就全無問題,因為據統計,每一個城市有十分一人是同性戀。親中的保皇黨決沒有這樣的見識和創意。輸了八百票,是因為民主派只盯着「中英數」的中產階級,也看着「物理、化學、生物」的草根,獨是沒有在勞作和圖畫兩科多盡點力,總平均只有五十九,差一分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