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布殊家族靠納粹德國發迹的傳聞,傳了好幾十年,直至最近美國解封文件終於得到證實,總統喬治布殊祖父普雷斯科特.布殊的公司,的確跟納粹德國的戰爭機器有生意來往,還持續至美國向德國宣戰之後,資產最終被政府沒收。這筆舊帳不但令布殊家族捲入索償官司,還令喬治布殊的「自由鬥士」形象沾上污點。
英國《衞報》查閱的美國國家檔案局和國會圖書館文件,很多都是去年才解封。文件證實,普雷斯科特.布殊出任BrownBrothersHarriman銀行(簡稱BBH)合夥人,以及出任UnionBankingCorporation(簡稱UBC)董事兼股東,都為支持希特拉的德國工業家蒂森服務,一九三○年代將黃金、鋼鐵、燃料等物資源源買入送往德國,支援希特拉備戰。
《衞報》指出,雖然在四一年美國正式宣布參加二次大戰之前,跟蒂森做生意也不算違法,但文件顯示UBC在四二年仍為蒂森調動藏金,當局於是運用《通敵貿易法》,沒收UBC資產。
這些資產最後全數發還給美國股東,調查也不了了之,普雷斯科特.布殊還當了參議員。準備為這件事著書的美國前檢察官洛夫特斯說,有消息指他戰後出售UBC股份,賣得一百五十萬美元,為建立「布殊王朝」奠下基礎。
洛夫特斯強調:「你不能以他祖父的所作所為來指摘喬治布殊,約翰.甘迺迪的父親也有買納粹股票。重要的是為甚麼這件事能隱瞞了半世紀。」布殊家族大都不回應有關說法。
也許令喬治布殊更頭痛的問題,是有兩名大屠殺生還者在德國興訟,向美國政府和布殊家族索償三千一百二十億港元,指美國政府受BBH等大公司壓力,沒有盡力阻止大屠殺,更從集中營奴工中得利。文件顯示普雷斯科特.布殊與一家利用奴工的鋼鐵公司有關,但未能確認這關係延續至三九年德國入侵波蘭後。
猶太人在美國政經影響力大,這筆歷史舊帳可能影響喬治布殊連任選情。美國最大猶太人組織「反誹謗聯盟」卻派定心丸,堅稱「普雷斯科特布殊不是納粹黨,也不是納粹同情者」,「這些指控站不住腳,有政治動機」。
英國《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