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訊四圍炳:<br>開放電視市場防止言論歸邊

傳訊四圍炳:
開放電視市場防止言論歸邊

無綫廣播上周宣布,已於本月初獲珠三角10個有線電視台的「落地權」,即時成為不少財經報章的頭條。雖然,另一家免費電視台亞洲電視已「早着先鞭」,無綫廣播只是「步其後塵」,但無綫在香港的地位和重要性非比尋常,倍高於亞視,今次無綫能踏入神州第一步,意義深遠。

獲批落地權暫未見着數
不過,當大家仔細了解無綫廣播在這項「落地權」的「着數」後,便發現有點貨不對辦。翡翠明珠兩台雖然終歸有望在內地互相輝映,但無綫只收到一筆不敢向外公布的「節目費」數字,至於將來有何收益,仍然是個謎,有待與內地影視傳媒集團商討廣告分帳和成立合資公司解決。
無綫廣播今次先將節目送上,再慢慢洽商有何「着數」,好像新經濟時代做生意是「先射後瞄」,而非傳統的「先瞄後射」,也顯露無綫廣播對開發新市場的態度急進。事實上,無綫在本地市場的「餅」做不大,收費電視裹足不前,連外資夥伴也嚇跑了,故只有孤注一擲,才會莽撞的「先射後瞄」,寄望打開神州市場,有所回報。

新聞報道或具自我審查
隨着中國逐步容許外地的廣播機構進入市場,其吸引力和發展潛力將會蓋過香港市場,而電視台製作節目時亦會照顧最具商機的市場。目前,無綫廣播在香港仍然佔主導地位,若製作方針改變,屆時香港的觀眾可能會看到一些感覺到格格不入兼兩不像的節目。此外,處理較政治敏感的新聞報道時,也可能因「自我審查」,避重就輕,以免誤觸地雷,香港觀眾的資訊流通必受影響。
在商言商,無綫要怎樣本來也無所謂,只要市民有選擇,市場有足夠競爭就無問題。但由於政府以頻譜有限為由,只容許兩家免費電視台,連數碼廣播也只讓該兩公司「玩晒」,未來難再有新經營商加入(除了收費的有線電視外),但兩家免費電視台均被內地市場牽制(亞視老闆更是政協成員),結果分分鐘令電視台的節目內容和言論歸邊兼單一化。
惟今之計,只有促進開放電視市場,包括將數碼廣播頻譜公開競投,或彈性將一條英文頻道開放予其他廣播者經營;另外,政府應盡力協助廣播商進入大廈電視系統,避免出現另一種形式的壟斷,讓收費電視服務更為普及。
侯聯貴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