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脆卜卜的薯片、香噴噴的炸雞翼、甜膩膩的雪糕,甚至蛋撻、菠蘿包,都是小孩子最愛的零食。曾任大學天才教育顧問的專家卻列出包括上述食品的「十大不良零食」,警告家長切勿讓子女多吃這些零食,否則可能會影響兒童智力發展。 記者︰黎國剛、蔡元貴
「十大不良零食」的弊病是高糖、高鹽,含人造色素,甚或經過高溫油炸。曾任中文大學天才教育委員會顧問的兒童發展專家郭文玉指出,這些食物不利兒童吸收腦部所需的脂肪酸,多吃會影響腦部與四肢協調能力,甚至可以造成過度活躍。
郭文玉根據個人十多年來研究兒童教育及科學界的調查,歸納出十種不良的零食,包括雪糕、薯片、汽水、紙包檸檬茶、朱古力、炸雞翼、果味飲品、夾心餅、蛋撻、甚至菠蘿包。她引述美國過去的一項研究指出,四成半至五成患有過度活躍症的兒童,都有吸取過量人造色素及防腐劑的問題。
郭文玉解釋,人體腦部超過一半是脂肪,其中的脂肪酸擔當着傳送訊息的重任。含有添加劑的零食令脂肪酸功能受損,而其含有的化學物質可能危害腦細胞,擾亂兒童的注意力。
醫學界也指出,零食最大問題是缺乏兒童發育所需的營養,反而阻礙小孩攝取正常營養。
家庭醫生關嘉美指出,家長給子女吃零食,往往使得孩子沒有胃口吃正餐,缺乏正餐提供的營養,自然會影響兒童腦部和四肢的發育。她表示,市面上紛陳着古靈精怪的零食,不少都含有人造色素、防腐劑,甚至可能含有有毒重金屬,傷害腦部及中樞神經。即使沒有不良添加劑,一些高鹽的零食也不宜子女食用,以薯片為例,小孩吃慣了高鹽份的食物,就會覺得其他食物都不好味,不肯進食,導致營養不良。
腦部細胞由脂肪酸與氨基酸組成,脂肪酸普遍存在於五穀、奶和魚等正餐食物當中,關嘉美說,若子女只吃零食,就會沒胃口吃正餐,因而無法吸收足夠的脂肪酸,就會影響腦部發育。
不過關嘉美認為,並非所有零食都是不健康的,以雪糕為例,其實一些高質素的雪糕含有豐富奶類,對兒童有益,又例如一些採用純正牛奶煉製的朱古力,一樣富於營養,「冇可能完全唔畀細路仔食零食,咁樣會好枯燥。」
郭文玉建議,家長應該讓子女多吃五穀和蔬果,加上適量的肉、魚和奶品,這些食物都含有幫助兒童腦部發展的纖維素、維他命、礦物質和蛋白質,而魚油更含有腦部所需的DHA脂肪酸。
本報記者訪問了一些家長,他們都說有給子女吃零食的習慣;家長黃太表示,其八歲大的女兒常飲提子汁和吃夾心餅,不過雞翼則多數買滷水的,少吃炸雞翼。關嘉美建議家長讓子女在飯後吃一點零食,滿足他們,最好挑些有營養的零食,例如芝士、蜜糖、果仁和高纖餅乾等等,家長並須注意零食的包裝,看清楚有沒有不良或不明的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