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5年英特爾80386推出以後,32位元×86處理器(Processor)雄霸電腦界二十年,即使英特爾三年前推出第一代IA-64Itanium,由於有關技術及軟件未成熟,各款32位元×86處理器仍然是主流的機種,直至Itanium2推出,英特爾64位元的伺服器才開始盛行。
去年AMD推出64位元的Opteron後,走中低檔路線,速度快又價錢適中,開創64位元處理器的先河。
帶動IA-64處理器的發展,當然不是個人電腦市場,而是商用的伺服器,當中Linux尤為關鍵。很久之前小弟已提及,Linux的盛行,並未如某些微軟反對派所希望般可以打壓微軟,反而嚴重打擊微軟仇家──太陽電腦的生意。
Linux作業系統日趨成熟,就連美國太空總NASA都擬定向SGI購買20台Linux伺服器,每部伺服器裝有512個Itanium2處理器,將會合組成一部過萬個處理器的超級電腦。
眾所周知,論運算速度,太陽電腦的處理器速度很難與其爭一日之長短,連唯一長處——可升級性(scalability)也被取替,難怪標準普爾(S&P)數月前更把太陽電腦的信用評級被降至「垃圾」級別。
不過,太陽電腦經過數年的舉棋不定,終於較正面地接受Linux,更積極趨谷AMDOpteron64位元伺服器。從事電腦管理的朋友指出,RedHat由於人手不足,對於一般中小企業的支援完全不夠,所以太陽電腦利用原有的支援網絡,在Linux64位元伺服器能夠成功佔一席位。
至於為何Opteron會引起這般大的迴響,全因為價錢相宜。Itanium2閒閒地二千多美元一粒,而且並非每名用戶都需要支援數十個處理器的伺服器,但支援雙處理器的Opteron只售數百元,而且表現相若,所以Opteron成為新寵兒。
英特爾為了應付Opteron來勢洶洶的威脅,今年6月推出64位元版的Xeon,並把Itanium2定位在大型資料庫等應用,把64位元處理器市場鬧得更加熱烘烘。
消息顯示,Opteron在今年首季售出3.12萬盒,但只為AMD營業額帶來9300萬美元,相反Itanium只售出6281盒,卻為英特爾帶來2.82億美元。但無論如何,Opteron成功奠定AMD在64位元伺服器的地位,對長遠發展一定有幫助。
魯笨
電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