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雷子樂報道】啟用四十多年的伊利沙伯醫院上月發生罕見停電事故,當晚最少有三個病房的電力一度中斷半小時,其間一間加護病房的後備電源全告失靈。原來該病房只安裝了「緊急電掣」,令醫護人員試從「非緊急電掣」取電應急不果,要忙於為十多名長者病人更換另一種毋須用電的呼吸機續命。有病人權益組織指事件揭示伊院的供電系統有漏洞,危害病人安全。醫管局已要求機電工程署進行改善工程,又稱當日沒病人受影響。
醫學界候任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認為,同類事件或有可能在其他醫院發生,醫管局有需要即時檢查全港公立醫院的屋宇裝備,查看各病房的供電系統會否出現同類問題,及時解決。
醫管局發言人昨證實,八月二十一日晚上,伊利沙伯醫院G座三個病房因電線短路停電半小時,原因是其中一個病房的電線短路,影響部份後備電源供應線路,並非電力公司供電出現問題。據悉,當晚出現電力故障的病房包括G3、G7、G9病房及急症室。
消息稱,G9是老人內科「加護病房」,主要接收病情欠佳的長者,「裏面好多人都要插喉協助呼吸,又要用心電監察儀睇住身體狀況,一惡化就要入ICU(深切治療部)」。醫院病房一般都設有緊急和非緊急電掣,呼吸機、心電儀等儀器都會插入「緊急電掣」,以防停電時可從後備發電機取電維持運作。
不過,停電當晚G9病房的護士眼見緊急電掣失靈,惟有嘗試將電掣插進「非緊急電掣」取電,結果兩組電掣都沒電力供應。當時病房只得三數名護士,當值的醫生也慌忙趕到病房,協助為房內十多名長者更換另一種毋須用電的呼吸機,情況狼狽及忙亂。
據了解,醫院事後委託機電工程署調查後發現,G9病房內所有電掣都是「緊急插頭」,房內根本沒有「非緊急插頭」。
社區組織協會病人權益組織幹事彭鴻昌批評,醫院一旦停電,要使用呼吸機器的病人,病情或會惡化;依靠心電圖儀器監察身體狀況的病人,也或會因監察被延誤而影響病情。他指,伊院在六十年代啟用,醫院的電力系統或會老化,「香港嘅醫院一向好少停電,希望我哋唔會退步到落後地區嘅水平」。
醫管局發言人稱,G9病房的呼吸機有內置後備電池,停電後也可運作,但發言人又說,當晚有安排病人轉用毋須用電的呼吸機,並強調當晚沒病人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