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央政府邀請部份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到北京出席國慶慶祝活動的時候,中國總理溫家寶先生又發出強調溝通的訊息。他昨天在外訪時說,中央與港人之間、特區政府與不同界別、不同黨派立法會議員之間的溝通該是經常的。溫先生雖然沒有清楚解釋這番話的涵意,但若果他的說話意味中央政府在國慶慶祝活動後將繼續與香港不同界別、不同政見人士溝通接觸,那對解開中央政府跟港人的心結、對減少雙方的誤解及矛盾肯定是有幫助的。
應該看到,中央政府跟港人的矛盾及爭議包括人大釋法的爭議、《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的爭議、政制民主化的爭議雖然跟雙方的制度、觀念不同有關,但中央政府過去多年來一直不肯兼聽不同意見、一直把不同意見人士拒諸門外也是令矛盾及爭議激化的重要原因。
試想想當中央政府長年累月只聽奉承的說話、只聽「順耳」的說話,她的政策怎能不跟港人的想法愈來愈不接軌、她的決定怎能不跟港人的希望相距愈來愈遠呢?
就以○七○八年雙普選的問題為例。香港人希望的只是實踐《基本法》賦予的權利、香港人想要的只是真正當家作主的權利。
然而因為中央政府偏聽偏信,只肯接觸傳統左派及那些「忽然愛國人士」。於是港人的民主訴求便被打成要爭取「港獨」、於是港人的民主訴求便被視為挑戰中央政府的權力、於是港人的民主訴求便被視為大逆不道的事。
最終中央政府便悍然透過人大釋法迅速否決○七○八普選,扼殺香港的民主進程。像這樣的做法,怎能令港人心服、怎能不加深港人跟中央政府的心結呢?
若果中央政府真的能跟香港不同政見人士及團體進行實質及經常的溝通,那中央政府至少可以聽到不同的聲音、至少可以聽到較全面的民意。到時候很多不必要的誤會例如「民主就是港獨」、「民主就是挑戰中央政府」等便可以迅速消解。這不是將有助重建中央政府跟港人的互信、不是將有助重建中央政府跟港人的關係嗎?
我們希望,中央政府這次邀請部份民主派議員到訪北京只是溝通的開始;我們更希望往下來中央政府能進一步擴大溝通的圈子,全面與香港不同團體、不同政見人士接觸會面。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扭轉過往偏聽偏信的不良作風;只有這樣,才能徹底打破中央政府跟港人的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