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改消費態度 遏止非法濫捕<br>團體警告蘇眉淡水龜瀕絕種

促改消費態度 遏止非法濫捕
團體警告蘇眉淡水龜瀕絕種

【本報訊】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與東亞野生物貿易研究委員會昨日表示,支持將蘇眉、大白鯊、亞洲淡水龜等六種與港人生活息息相關的瀕危野生生物,列入受國際貿易監管的國際條約內,以遏止有關野生生物被繼續非法濫捕,並呼籲港人改變消費態度,關注野生生物保育問題。 記者:謝明明

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助理環境保護主任朱炳盛昨於記者會指出,多個海外國家於下月舉行的第十三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締約國會議上,將提出把五十種瀕危野生物種列入條約內,以受國際貿易監管,當中有六種與港人息息相關,包括蘇眉、大白鯊、亞洲淡水龜、小葵花鳳頭鸚鵡、肉蓯蓉及沉香(見表)等。

關注保育問題
以蘇眉為例,由於本港及內地沿海地區居民喜歡食用,蘇眉成為捕獵對象,加上蘇眉習慣在同一時間及同一地點產卵,令蘇眉更易被捕獵。他指,據官方資料顯示,香港由九七年申報進口三十七公噸的蘇眉,激增至○二年的一百八十九公噸,但據其他獨立調查顯示,本港實際蘇眉進口量可能超過申報兩倍。
另一本港常見及常食用的亞洲淡水龜情況也令人憂慮,東亞野生物貿易研究委員會項目主任李國雄指出,在九十種亞洲淡水龜中,逾半已成為瀕危品種,每年估計有一千萬頭亞洲淡水龜被進口亞洲作食物或補品,其中有五分之一是進口香港,當中大部份是轉往內地。
李國雄表示,港人應了解他們的消費態度會直接影響野生生物的生存空間,他呼籲港人應改變消費態度,關注野生生物的保育問題。

蘇眉

大白鯊

亞洲淡水龜

肉蓯蓉

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