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某新進小生,隨着日漸走紅,前女友乘機勇闖娛樂圈,他的新聞有利用價值。傳媒追訪,怎會是孝順專情年年考第一周日去當義工……?當然以負面為主調,加鹽加醋加黃色。所以是粗言穢語、拳打腳踢、劈腿踏×船、始亂終棄、不良嗜好、性取向有疑惑、客串小鴨、背景複雜……這些。
小生被選中回答上列數項中若干項。他不承認不否認亦不解釋,只道:
「我生出來便是壞人一個。」
她這樣說,你們便這樣寫吧︱︱「是又怎樣?」她犯賤。關大家甚麼事?
無論如何,誓神劈願固然吃力,謊言爆破相當尷尬,毒誓變成笑話。引經據典為自己開脫,呼朋引類力證清白,有時愈描愈黑。
世上最令探索者無趣的,便是這種態度:我就是壞,怎麼着?誰比我好,誰才有資格擲石頭。息事寧人一哄而散皆大歡喜,再挖掘下去亦欠缺「不認不認還須認」的趣味。
也許這不是IQ高或EQ高,也許太煩了免卻苦打成招。已經比各位先下重手自我踐踏了。人們得到啟示:「自貶可以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