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決定如期在下月一日削減長者及傷殘人士綜援金,激起強烈不滿,三十多名長者昨日遊行到中區政府總部請願,促請政府回心轉意。有市民致電電台「烽煙」節目直斥政府涼薄,又認為在國慶當日減綜援「係好大嘅諷刺」。有學者指出,按照現時綜援可加可減機制,估計到○六年綜援金額才可望回升。
三十多名長者昨遊行到政府總部抗議政府削減綜援,部份行動不便者更需推坐着輪椅參與。發起行動的民主黨成員黃成智希望候任立法會議員在立法會復會後,提出要求政府停止再削綜援的動議。
多名市民昨致電香港電台節目《千禧年代》批評削綜援不合情理。本身是殘障人士但未有領取綜援的梁先生直斥政府涼薄,要求當局用行政手段凍結削減計劃。綜援人士許先生則認為,政府在國慶日削減綜援金實在諷刺。社工沈先生則指,法治目標是維護人權及公義,「如果見社會最弱勢嘅一群生活不受保障,公義何在。」不過也有聽眾擔心政府取消減綜援,等於摧毀法治。
社會福利署署長鄧國威重申,當局有機制酌情處理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個案,署方也會留意通脹會否影響受助人的購買力,從而作出適當的調整。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周永新表示,按綜援的可加可減機制,○二年至今仍有百分二至三的通縮未抵銷,預計要到○六年綜援金才可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