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社福界及來自多個黨派候任立法會議員要求政府暫緩執行削減長者及傷疾人士綜援的聲音,始終不獲當局採納。經多日考慮後,衞生福利及食物局發言人昨宣布,繼續執行綜援金第二階段的調整,二十三萬多受影響人士將如期由下月起,進一步削減逾百分之五的綜援金。候任社福界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昨會見特首後,指摘政府不近人情,計劃國慶日舉行集會抗議。
「呢排啲菜貴到八蚊斤,罐頭乜都起價,𠵱家惟有自己慳啲。」七十八歲的獨居長者黃婆婆每月領取三千二百多元的綜援連生果金,下月將減少百多元。她說為節省開支,有時中午飯只吃麵包或粉麵,再削綜援金後,只有減少吃肉。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霍天雯批評,政府昨日剛宣布最新通脹數字達百分之零點八,顯示物價正在上升,政府沒有考慮低下階層的開支增加,生活質素惡化,一意孤行。
據了解,近一百個社福團體下周一派出數百名長者、殘疾人士、學者、學生代表,由灣仔修頓球場遊行到社署與署長鄧國威見面,若政府不收回成命,計劃在國慶當日,發動更多弱勢社群找特首董建華「㷫國慶」。
張超雄昨會見董建華時有關消息尚未公布,他指特首對削綜援事表現得「好為難」,似乎有很多局限。張批評政府削綜援的理據過時兼荒謬,當局九九年時曾基於工資下調削減健全人士綜援金,反映政府無既定調整機制,「一時話係工資下調,一時又話係通縮,𠵱家通脹又嚟緊,咁政府又會點呢?」他計劃下周一到社署請願,並在國慶日到遮打花園集會,進入立法會後會嘗試糾正有關措施。
社會服務聯會亦指本港物價指數回升,削減長者及殘疾人士綜援將大大影響這些原已捉襟見肘的弱勢社群,本港貧富懸殊情況名列世界五大,政府應盡快制訂長遠扶貧策略。
衞福局發言人昨稱,港府聆聽各界意見後,決定繼續執行綜援金第二階段的調整。他強調,領取綜援金的非健全人士如有困難或特別需要,可以向社署職員提出。
他又說,當局會繼續留意物價指數的變動,一旦生活指數上升的幅度抵銷了綜援受助人的購買力,會按機制上調綜援金額,而除標準金額外,綜援受助人可獲發特別津貼應付需要,如租金、水費、醫療等。非健全受助人如連續領取綜援達十二個月或以上,並可獲發長期個案補助金。
行政會議去年二月通過削綜援百分之十一點一,草案獲立法會通過。當中健全綜援人士已於去年六月一次過削減;老人及傷殘人士則分兩期執行,首期去年十月削減百分之六,第二期則在下月一日起削減百分之五點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