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致內臟衰竭 500團友部份擬驗血<br>遠足青年擦傷染罕見病菌

可致內臟衰竭 500團友部份擬驗血
遠足青年擦傷染罕見病菌

【本報訊】本港出現罕見的鈎端螺旋體病感染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衞中心昨證實,一名早前曾參加一項野外遠足活動的二十一歲男子,感染了上述會引致肝衰竭及心肌發炎的動物傳染病,當局正聯絡舉辦該項遠足活動的小童群益會,跟進其他五百名參加者有否出現感染病徵。有參加者聲言「打算去驗血」。 記者:蔡建豪

該名感染鈎端螺旋體病的男子,上月二十八日曾參加小童群益會主辦的「團隊挑戰36」遠足活動,其中馬鞍山至城門水塘路段途經溪澗及池塘,他在活動期間發現足部有擦傷。本月八日他出現發燒及發冷症狀,兩日後入住威爾斯親王醫院接受治療。
他於十九日康復出院,但當局前日證實,病人的血液樣本測試對鈎端螺旋體病呈陽性反應。
衞生防衞中心已接觸該名男子的家人及一同參與遠足活動的四名隊友,各人均未有感染病徵,現正跟進其他參加遠足活動人士情況。

已聯絡所有參賽者
感染鈎端螺旋體病的個案於本港十分罕見,○一至○三年間合共發現三宗本地及一宗外地輸入個案,今年則發現兩宗本地及一宗外地輸入個案。
小童群益會總幹事梁魏懋賢昨回應時表示,昨日才收到衞生防護中心有關感染男子的資料,已即時透過電話及電郵,聯絡所有「團隊挑戰36」的參賽者及義工,查詢有否出現染病病徵,目前並未發現有人出現不適。她指出,小童群益會將呈交參賽者名單予衞生防護中心,以聯絡各參加者。
梁魏懋賢強調,並未有參加活動人士因事件感到恐慌,但部份參加者於「團隊挑戰36」網頁上留言,對事件感到震驚,有留言者獲悉事件表示:「咁大鑊?」更有留言者聲言「打算去驗血」。

避免接觸牲畜尿液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副教授胡釗逸指出,鈎端螺旋菌常見於老鼠及豬等哺乳類動物身上,感染途徑是接觸受感染動物尿液或其污染過的水源。
感染鈎端螺旋體病人士通常會出現發高燒、頭痛及肌肉痛等類似感冒症狀,感冒症狀會維持四至七日即痊癒,但旋即於痊癒後兩天復發。該病嚴重會影響肝、腎及肺等內臟,造成肝衰竭及心肌發炎等,但該病的死亡率非常低,不足百分之一。
胡釗逸表示,鈎端螺旋體病於本港較罕見,過往曾有市民在北區水浸後,因接觸到受老鼠尿液污染的水源致病,避免接觸牲畜尿液及污水,是預防及減低感染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