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隨着環球利率趨升,英國和澳洲等多個富裕國家過熱的樓市,正面對樓價顯著回落的風險,並有可能會拖慢全球經濟。該組織建議,有關當局最佳的做法是緩步收緊銀根。
自1997年至今,愛爾蘭、西班牙、荷蘭及瑞典的樓價經通脹調整後,累計平均升幅超越五成。英國樓價自1999年起更攀升了一倍;澳洲樓價也在過去3年升近七成。
國基會發表的半年度《全球經濟前瞻》稱,現時起到明年中,利率上調的衝擊將很明顯,惟仍受控制;但在樓價偏高和家庭債務激增的國家或地區,利率上升有觸發樓價急跌之虞,最後可能會打擊經濟活動。該組織並指出,由於各工業國利率在差不多時間先後回升,故各地樓市轉勢相信亦會同時出現。
國基會說,全球樓價其中的四成升幅,源自先前利率偏低等宏觀經濟因素,其他影響樓價的原因「未能解釋」。
該組織提議,樓市過熱的國家應盡早加息,但步伐不可太急,這是最佳做法;在經濟步向放緩到正式走下坡的時期,樓市壯旺發揮着支撐經濟的作用,同樣地,樓市前景在經濟復甦期間亦扮演關鍵角色。
至於美國樓市,國基會認為,當地樓價應會減慢上升速度,並非掉頭下跌,理由是美國樓市偏離基本因素的程度相對較輕微。
不過,國基會前首席經濟師、現職哈佛大學國際發展中心主管的羅戈夫說,仍擔心美國樓價會回落;該國利率看來會升上4厘的「正常」水平,這將會造成重大影響。過去3年,美國新屋和二手樓價累計上升19%,同期個人收入僅增加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