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綜援金不減 綜援制度更易崩壞 - 盧峯

蘋論:綜援金不減 綜援制度更易崩壞 - 盧峯

在經過一番猶豫及掙扎後,特區政府終於決定如期在下月份進行第二期削減綜援金計劃,把非健全人士的綜援金下調百分之五點四。對於爭取擱置削減綜援金計劃的部份新當選立法會議員及社會服務團體來說,政府的決定當然令他們失望,新當選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先生就批評政府冷漠及不近人情。
是的,特區政府的決定的確令部份議員及社會服務團體失望,也令綜援受助人面對較大的生活壓力;但我們認為今次的決定是合理及必要的,也可以讓社會保障制度及綜援制度能更穩妥、更順暢的運作下去,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
應該看到,由於香港人口老化及經濟轉型,加上沒有完善的退休保障制度,需要倚賴綜援金的人、需要倚賴社會保障制度的人將會愈來愈多,政府用在綜援金方面的開支也將會不斷膨脹;例如今年的綜援金預算開支就高達一百七十九億元,比去年的一百七十億元上升百分之五點二。假若政府不能按物價指數調整綜援金額,令綜援金只能加不能減,那政府在綜援方面的開支增長將比現在更厲害,政府的財赤也將更嚴重。這樣下來,政府及公眾便只有兩個選擇,其一是大幅加稅以彌補綜援開支;其二是嚴格控制受助人的數目以免綜援開支「爆煲」。前一個選擇將會加劇社會分化,令一般市民及納稅人對綜援制度大為反感;後一個選擇則會迫使政府將部份受助人或申請人拒諸門外,令他們無法得到社會的幫助。像這樣的結果,不是將令綜援制度、令社會保障制度受到更大的破壞、更大的衝擊嗎?
而且正如我們一再強調,政府的財赤非常嚴重,撙節開支或更有效的運用公帑是特區政府及立法會未來幾年的最重要任務。政府今次按原來決定調低綜援金額正是為了更好的運用社會福利開支、正正是為了避免綜援金開支過度膨脹。像這樣的決定,立法會有甚麼理由不支持、有甚麼理由反對呢?
當然,個別綜援受助人在削減綜援金後可能面對特殊困難,需要特別的幫助。我們認為,社會福利署在削減綜援金初期應靈活的運用酌情權,為真正有迫切需要的受助人提供額外補助,減低削減綜援金所造成的衝擊。只要特區政府能作出這樣的安排,削減綜援金的負面影響將會大為降低,整個綜援制度也可以變得更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