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央只邀請個別民主派人士上京參加國慶觀禮,有學者分析,北京已把溝通的層次提高,由八一在港看閱兵提升至訪京,但與此同時,較激進的候任立法會議員及大部份民主黨議員都被拒諸門外,反映中央向民主派伸出善意之手的同時,也透過選擇性統戰分化民主派。
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分析,沒有被邀請的民主派議員,不是支聯會常委,就是民主黨及較民主黨更激進的人,連率先提出溝通論的支聯會常委劉千石也不獲邀請,可見中央對支聯會仍有很大戒心,而大部份具專業界背景的議員獲邀請,可見中央是選擇性與民主派溝通,以達到分化,令溫和民主派放棄爭取普選,改為支持中央屬意的政改。
陳健民指出,○七、○八年的特首及立法會選舉方法諮詢期快要結束,根據《基本法》要得到立法會三分之二的支持(即四十名議員),才可修改兩個選舉辦法,但立法會只有三十五名支持政府的議員,中央有需要統戰溫和民主派,令他們願意接受有限度的政改。
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張炳良較樂觀。他分析民主派這次受邀訪京,不代表雙方關係即時解凍,但也是朝局部解凍邁進,為新一屆立法會開始營造新氣氛。當然民主黨及支聯會的問題未解決,但他認為每個問題例如支聯會及回鄉證問題,都要分階段處理,不能一步到位。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則分析,兩批民主派有不同待遇,是因為溝通是漸進的過程,要先易後難、逐步逐步來,民主派與中央仍處於互相觀察的階段,若果中央與民主派溝通太急,會引起左派的反彈。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