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市的恒生指數ETF(2833),是另外一隻追蹤恒指表現的基金。ETF的名稱是指交易所買賣的基金(ExchangeTradedFund)。其實早在盈富基金出現之前,市面已有恒生指數基金,一隻是由恒生發行的,另外一隻是由保險公司發行的,兩隻都屬於開放式基金,即是當有「新錢」流入的話,基金規模便會壯大。
問題是,原本基金運作模式已有其局限性。如要把基金套現的話,所需時間可能長達1星期,靈活性較低。但把基金改為交易所上市的話,靈活性便較大。
在沽出基金之後,第2個交易日便能收回資金(t+2),而且買賣方便,不用去指定的基金公司或銀行買賣,只需找股票行或透過一般電子銀行服務便可。
最重要的是,當基金上市之後,便成了有價證券(MarketableSecurities),有了市價,便能「按」錢。例如做孖展,把指數基金按予股票公司或銀行,便可套回現金周轉,而不像以往那些基金投資般會把資金套住。
編號2833的恒生指數ETF,每1手股數為100,這點與500股一手的盈富基金不同,而單位價格與指數比例為100比1。例如恒生指數為13000點的話,2833的單位價格便是130元,那麼1手2833的入場費便是13000元,比對一手盈富基金的入場費貴上了一倍。
不過,ETF的優點是交易費用便宜。根據交易所的制度,100元以上的股份交易,差價(Spread)只是0.5元。如果市場夠活躍的話,一股130元的2833,買賣差價只是0.5元(1個價位),化為百分比的話,不足0.5%!相反,如果是買賣普通基金的話,首次認購費已達3至5%!這點就是ETF比傳統基金優勝之處。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