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名言:韓股回吐壓力大宜減持

投資名言:韓股回吐壓力大宜減持

自8月份開始,大部份亞太區股市均出現了較明顯的反彈,當中表現最為突出的,相信非南韓股市莫屬。南韓股市於第2季曾跟隨環球股市調整,較早前更一度回落至720點水平;然而,在連跌5個月後,韓國股市終於自低位出現反彈,8月份單月升幅更高達9.3%。而踏入9月份,韓股升勢依然持續,9月至今(截至9月20日)升幅亦有6.6%。在經歷如此急速的反彈後,韓國股市是否仍有上升空間?投資者又應如何部署?

筆者認為,現時與韓國股市相關的好淡因素參半,投資者應抱審慎態度。韓國央行於8月中突然宣布減息25點子,以刺激當地消費。
此外,南韓政府亦有意調低消費稅、入息稅、利息及股息稅等,以加強經濟復甦的力度。上述的金融及貨幣政策明顯對南韓股市有利。
雖然韓國股市自低位反彈,已累積了一定升幅,但其估值仍屬吸引。2005年南韓股市的預期市盈率僅為10.5倍,而現時韓國的息率約為2.4%,較當地1年期定期存款息率為高。再者,韓國企業盈利的波動性已減低,企業派息比率亦有上升勢趨,種種因素均為未來股市帶來一定支持。
然而,韓國股市亦非全無隱憂。韓國股市的最大隱憂來自環球科技行業增長放緩。環球科技行業的生產及出口,自6月開始均出現放緩迹象,當中以南韓的情況最為顯著,放緩速度更遠超日本、台灣等地區(見附圖)。

科技業盛衰影響大
資料顯示,科技行業的盛衰,對韓國經濟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科技業佔韓國GDP比率已由10年前的不足2%,急升至今年第2季的9.5%。第2季韓國經濟按年增長5.5%,當中便有2.9%是來自科技行業。因此筆者相信,隨着環球經濟復甦速度降溫,科技業增長亦將相對減弱,這將對一向倚賴科技行業的韓國經濟構成一定程度的打擊。
漢城綜合指數自8月初低位的720點反彈至今(截至9月20日),累積升幅約為19%,部份表現突出的韓國基金,累積升幅更逾兩成。在好淡因素互相抵銷下,筆者相信韓國股市短期走勢,將以上落市為主,指數於未來數月或於750點與現水平之間上上落落。

與納指相關程度高
此外,漢城綜合指數與美國納斯達克指數向來都有頗高的相關程度,兩者在過去3年的相關系數為+0.7。受半導體庫存量上升、定單減少及盈利持續放緩等多項不明朗因素困擾,納指於8月中自低位反彈少於1成後,於現水平附近已漸露疲態。

納指反彈浪比浪低
事實上,納指年初創下今年高位2153點後,一直輾轉向下,雖然於3月、5月及8月先後自低位回升,但每次反彈都是「一浪低於一浪」,短期內估計同樣會遇上阻力。若整體科技股表現持續疲軟,將會對南韓股市帶來進一步壓力。因此,投資組合過份偏重韓股的短線投機者,可趁漢城綜合指數於現水平反彈之際,開始逐步減持獲利,待韓股回落至750點水平或以下時,再作吸納。我建議,獲利的資金可考慮部份轉投至亞洲高息股票或亞洲股債均衡基金,此舉除了可減低組合風險,亦可繼續保持持有區內資產一定的比重。
潘國光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