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是意料中事,不過市場走勢不易捉摸,債券續升,走勢非常凌厲,美股在連串盈警,加上油價高企的形勢下,仍在目前水位是十分出奇。在一片迷茫之中,自己主要是倚仗一個理念來作戰,就是商品價格長遠仍會再升,嘗試在市場找機會,早前推介澳元便是一例。
當時喜愛澳元,是因為走勢受短線不利因素影響下跌,是趁低吸納的機會。筆者這次出擊,是孖展當實貨炒,止蝕位放遠一點,目標也是幾百點。過往自己看中不少宏觀大勢,在今天仍要辛勞工作,便是不肯坐得遠的結果。
如果以上述原則,國企股仍是一片光明,但問題是波幅太大,而且沒有當日澳元的形勢,並非短線受壓,昨日出現的下跌,幅度相對升浪微不足道,在現水平入市是沒有安全感可言。
有記者問筆者意見,甚麼水位入市才安全,筆者沒有正面回答,只是指出假若不能摒棄尋求穩陣的心態,最佳做法是不要沾手。以今年的經驗,國企股在目前水平跌四五成,根本不會令人意外,要找安全感,應該到其他市場。筆者愈做愈沒趣的主因,便是愈來愈明白拚輸來打的重要性,偏偏太多掣肘不易做到。股票不是一般的投資,是相當危險的市場。
不過亦非全無章法,第一個辦法是分段吸納,而且設置一個甚遠的止蝕位,以一個一輸就大敗的策略應戰,當然上升目標也要甚遠,例如博國企指數到達5500點,否則便不值博。
第二個辦法是短打,好像在今日趁低吸納國企股,假如入市後再跌,由於不易判斷調整的深度,就以一個附近的支持位作參考,以香港人輸股票的經驗,及傳媒的主流思想,這個策略最受歡迎。
還有一個辦法,是耐心等待早前澳元那樣的機遇,長線看升短線受壓,便值得一博,但一年之中,這樣的機會極少。雖然不少讀者未必懂得參與,寫出來只是作為存記,筆者認為可以趁強勢沽空債券,縱使美國經濟還是不濟,可是商品向升的形勢下,債券會重回下降軌,至於如何設置止蝕,是豐儉由人,見仁見智的問題了。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