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立法會新互動

特首立法會新互動

羅孚

新的立法會開始有了一點新的氣象,這不是來自立法會本身,而是產生在特首董建華和立法會的交往。連日來他先後接見過兩批泛民主派的議員,先是四十五條關注組的四位大律師,後是劉慧卿、馮檢基、陳偉業和梁國雄──這位粗線條的「街頭動作派」,表演了一點新意。
梁國雄去見董建華時,遲到了十五分鐘,只是合十為禮,不和董建華握手。他複印一份唐詩的四句送給董建華,「剝我身上帛,奪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詩是白居易寫的,指摘官家剝削老百姓。這表明了,梁國雄雖然以粗人的形象出現在人前,但他是有文化的,而且中西文化俱全。他衣上印有哲古華拉的頭像。哲是拉丁美洲的革命英雄,走的是武裝鬥爭、奪取政權的道路。這似乎和現在走議會道路的梁國雄不是相同的趣味。
梁國雄引用唐詩,顯示他對於中國文化的熟悉。但也同時顯示了他對於唐詩有些生疏。這首詩的題目是《杜陵叟(傷農夫之困也)》,是白居易《新樂府》中的篇章。可能是這「杜陵叟」叫梁國雄一心想到杜少陵、杜甫去了,他把這當做杜甫的詩。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平日博覽群書,都知道杜甫和白居易,而且知道《新樂府》中有這首詩,詩中有這樣的句子。
董建華這樣的接見,是過去所沒有或少有的,而現在卻在短短幾天中兩度和議員們晤談,儘管沒有解決甚麼實質問題,卻使人有氣象一新之感。現在大家都在講溝通,這樣的溝通並不難,早就該有了,現在溝通,實在有些遲了,但總好過沒有。

特首以外,中聯辦也在約見四十五條關注組的幾位大律師。這和特首一樣,也是早就應該有的,也是遲來的新事物,也是應該受到歡迎的。說起來,中聯辦在溝通上似還欠下一筆債,民主黨的羅致光到上海被打回頭,還被沒收了回鄉證,理由據說是他進入上海會對國家不利。羅致光又不是甚麼顛覆分子,這樣區區一個人回去,又怎麼可能對國家不利呢?中聯辦承認這是他們和上海聯繫上的疏忽,既是這樣,那就把它補上吧。
由此又使人想到根據《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以保障國家的安全這回事。這在去年曾引起軒然大波,導致五十萬人上街遊行,使特首終於不得不將這一立法舉動予以擱置。現在新的立法會出現,自由黨等等舊事重提,主張立法,包括當時被迫不得不擱置這件事的特首卻迅速表態,說事不宜急,等經濟復甦,轉型成功,政制改革安排好了,各方取得共識,再談此事不遲。特首這迅速表態是好的,這也是在他身上表現的一點新氣象。
……………………………………………………
作者為資深報人、著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