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經濟復甦,樓市再轉暢旺,各行各業打工仔凍薪多年,終於有望加薪。本港大型地產商恒基地產約一千名員工,明年一月起平均加薪百分之五,同時更於農曆新年前發放一個月花紅;同樣得益於樓市的大地產代理商美聯,也調高了底薪及增加分紅。受惠於自由行的部份零售業,更已因應情況加薪挽留員工。雖然加薪潮暫時只出現在個別行業,但在漫長的通縮期結束後,勞工市場已現曙光。 記者:湯家明、尹彥超、雷子樂
恒地主席李兆基指出,放寬內地人士來港,及實施民企自由行,以及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零關稅優惠,均推動本港整體經濟復甦。是次加薪反映經濟氣氛好轉外,主要考慮到通脹年代再臨。
上周香港僱主聯合會曾向四百五十間會員機構發出指引,指本港行政人員的薪酬仍然高企,建議企業在未來十二至十八個月不要劃一加薪,並以一次過花紅代替薪酬調整,以免固定工資易加難減。不過,財政司司長唐英年隨即呼籲有盈利的企業,應與僱員分享成果,避免人才流失。想不到率先響應的是華資地產大亨李兆基。
其實,李兆基在本月初已表示,恒基系內員工明年有望加薪。集團七間上市公司,恒基地產率先行動,為二○○○年以來首次調高薪酬,相信是與近期地產市道暢旺,旗下西灣河嘉亨灣銷售成績佳有直接關係。
恒基地產今年八月,以高於市價一成,出售港島大盤嘉亨灣,該樓盤迄今賣出逾一千伙,佔整項目二千零二十伙近半,套現五十億元。該幅地皮由恒基及系內另一公司中華煤氣,於二○○○年底以二十四億三千萬元奪得。發展商曾表示,項目建築費及利息支出為二十一億元,即總投資額約四十五億三千萬元,目前賣出半數單位,套現資金足夠支付項目地價及建築成本,餘下半數售價幾乎「淨賺」。但恒基系內的中華煤氣員工,則未有好消息。
樓市造好,地產商獲利豐厚外,同樣得益的還有地產代理,美聯物業上半年度賺了一億六千五百萬元,創出九六年以來的新高,集團員工全部論功行賞,主席黃建業昨天表示,按員工表現調升底薪及分紅;上半年度加薪最多的員工,加幅達百分之三十二,至於分紅最多的員工,佣金等同半年薪酬。
除了地產商,受惠於自由行的鐘表業,香港鐘表業總會副主席謝維亨指出,今年首七個月本地鐘表零售生意升幅達兩成,業界已視乎業績加薪;以他經營的藝康鐘表為例,部份表現出色的員工已加薪百分之五至十,他強調並非所有員工一致加薪,主要是多勞多得,員工要有增值及工作效益才獲嘉獎,絕不可以「恃老賣老」。
飲食業界也受惠於經濟復甦,但現代管理飲食專業協會副主席張景琿稱,加薪與否視乎餐廳是否賺錢,若賺大錢,自然要加薪留人,令生意做得更好。若是貴租時租下店舖,員工年資又較長,工資偏高,則加薪空間不大。他認為最近數年才入行的員工薪金起點較低,加薪機會較大。
地產市道好,零售業復甦,從業員有人工加,但其他行業如製造業、建造業仍在艱難時期。香港中小企經貿促進會會長李月亮指出,本港製造業的境況未有起色,雖然有生意做,但材料「貴到飛起」,員工工資一時間沒可能提升;例如銀價由每噸百多萬升至二百萬元;鐵價由四千元一噸升至七千元,公司賺不到好利潤,個別甚至倒貼,令製造業公司提不起工資,他估計明年該行業普遍仍要凍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