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照片可以扭轉戰局。雖然今天人人可拿着拍照手機隨街拍,但能夠擁有這些本領的人沒有幾個,美國攝影師亞當斯(EddieAdams)是寥寥幾個之一。他用鏡頭捕捉剎那,拍下一張張照片,展現戰爭、人物和世情,不可一世,即使七十一歲的他前日走了,他的作品將繼續傳世,記載歷史。
亞當斯一夜成名的一張照片,是越共被槍斃的一張。一九六八年二月一日,越共發動春節攻勢,美國力撐南越。就在這天,在西貢(今天河內)街頭,南越警察總長阮玉鸞把一名反鎖上手銬的越共一槍槍斃,亞當斯拍了下來,照片登在報章上,全美轟動,很多人都想南越都很殘暴,反戰聲音更大。
這張照片讓亞當斯拿下新聞界最高榮譽的普立茲獎,可是他從來沒把這張照片掛在工作室。他七二年說,這張照片對阮玉鸞不公,他槍斃那越共前幾小時,那越共殺死了他的部屬一家,照片震撼,但未能說出故事的全部。
亞當斯以用鏡頭捕捉剎那為終身職業,他韓戰時擔任海軍陸戰隊的戰地攝影師,後來為美聯社和多份刊物工作,拍攝過十三次戰爭場面,也拍攝政治、時裝、娛樂新聞照。
直至死於紐約家裏前,亞當斯一直受着肌肉萎縮側索硬化症折磨,失去說話能力,但仍堅持工作。美聯社主席柯利說,他啟發了一代又一代攝影師,「他創作長留標記」。
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