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創富:讀聖經比喻學習投資法

衍生創富:讀聖經比喻學習投資法

聖經記載耶穌所說一個有關才幹的比喻:有一家主在遠行前,分別將5000、2000及1000銀子,按照3個僕人的才幹交付給他們管理。那領取了5000及2000銀子的僕人在主人回來之時,均能將銀子翻一番,被主人稱讚為忠心良善,反而那拿了1000銀子的僕人則將錢埋在地下,以為這是最穩妥的做法,最終受到主人嚴厲的責備。
相信不少讀者都有聽過這故事,筆者亦曾在本欄以此借喻──我們要為自己的財富作好管家,換言之,我們應好好運用自己擁有的一切。此外,故事當中還有其他地方值得應用在投資概念上。
首先,我們應避免與他人作無謂的比較。這比喻描述的情況,正好反映我們的現實生活──各人擁有的能力、才幹及資產都有所不同,硬要與他人相比,結果是佔先的可能會驕傲自滿,落後的則會自怨自艾。

避免作無謂比較
在投資路上亦然,我們擁有的資產固然不同,投資目標及風險承擔能力也可能有很大差別,很多投資者往往不自覺地與他人相比,認為自己的眼光、運氣有所不及,以致錯失不少機會。與其只是羨慕他人,倒不如努力為自己增值,學習如何留意市場走勢,以及分析投資產品特性,從而捕捉多不勝數的投資機會。
在故事中,雖然第1個僕人所賺取的銀子遠較第2個僕人為多,但最終主人對他們的態度及嘉許都是相同的。關鍵並不在僕人所能賺取的多寡,主人看重的,是每個僕人能否有效地運用自己手上的所有,努力增加回報。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雖不用向主人交代,但最終仍要為自己的所作負責;我們各人的天賦縱使不同,但同樣需要努力爭取表現。
其次,第3個僕人最後受到責備,並不是他做了甚麼壞事,反而是由於他甚麼也沒做。其實,即使將銀子存放在銀行,收取小量利息,也總較埋在地下為佳。

不思進取自招損
筆者最近出席一個舊同學聚會,發現有些朋友完全沒有任何投資習慣,只是將資金全數放在銀行戶口原封不動,他們甚至連戶口的利率有多少,也不大清楚。在目前低息環境下,將錢放在存款戶口,賺取近乎零息,跟埋在地下分別不大。
事實上,完全不涉足投資的人,原因不外乎無時間或無經驗。試問,若我們不為自己的財富着緊,誰又會為我們着緊呢?
其實只要稍為留意,資金實在不愁出路,坊間可供投資的途徑眾多,近年不少零售銀行也積極提供理財戶口及資金管理服務,即使完全沒有投資經驗的人士,也可輕易找到幫助。比方說,同為近乎零風險的存款,將港元資產轉為美元定存,回報便能提升很多(當然要考慮兌換風險)。
隨着經驗累積,他們亦可考慮其他投資途徑,如購入業務穩健及派息理想的公用股作中長線投資,經驗較多的,更可選擇與正股相近衍生產品如ELI,以增加整體回報。
雷裕武
麥格理證券衍生工具部聯席董事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