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學年小一入學面試的日子快將展開,由於有些學校不設家長面見一環,部份則會先見小朋友,後見家長;故不少家長只着重訓練子女面見技巧,而忽略自己,其實大部份學校都十分重視家校協作。試聽兩位家長和面試班導師的意見,方可萬無一失。
記者:邵超
攝影:陳盛臣
家長:阮太
學校:真道書院
成功秘訣:願花時間,做全職媽咪
阮太的一對子女均就讀真道書院,跟她會面那天,適逢真道書院的小朋友面見日,校園特別熱鬧。看見不少家長陪同子女前來,而不是由菲傭代勞,相信就是真道書院丘校長口中所說的誠意表現。
「小朋友點Smart都好,但家長唔認同學校的理念,學校也不會挑選你的小朋友。」對於部份家長盲目跟風的舉動,阮太有以上的忠告,點出家長面見的表現的重要性。阮太笑言:「丘校長講家長嘅誠意有幾多,我覺得我成功的原因係肯放時間畀子女,唔係『谷』子女報名參加好多活動和學幾種語言,因為學校好重視『家校協作』。」
阮太原與丈夫一齊拍檔做生意,長子讀小一前改做全職媽咪,當然並非人人能夠做得到,但正如阮太所說,每天各花個半小時給一對子女不難做到。「學校不希望家長將教育子女的責任全部交給學校。」「家校協作」對於新派學校更為重要,她表示面見時,家長要懂得多發問,但要揣摩校長的心意,是詢問而非批判學校的教學方針。
家長:葉先生
學校:聖保羅男女小學
成功秘訣:分析力強,非隨波逐流
有一子就讀傳統名校聖保羅男女(堅尼地道)小學的葉先生同樣是智慧型父母。「面見前太太、兒子跟我上了幾個月面試班做準備,當日都很緊張。校長問我們平時做甚麼?點教小朋友?點解唔考另一間學校?有冇考其他學校?要講得出分別。跟太太對答問題已有默契,成功的原因是我們了解學校,顯示樂意跟學校一齊為小朋友長遠教育目標付出的誠意。」葉先生表示學校期望家長要有分析能力,不是隨波逐流。另父母表現淡定些,有誠意,衣着整齊亦很重要。
如果面見之日在即,又沒參加過面試班,除了以上兩位家長的面見心得,還可參考舉辦面見班多年的ChurchillChamber課程總監Annie教授的意見。
1﹒對比教學理念:學校的理念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必須事前作詳細分析對比,面見時才可言之有物。
2﹒留意學校發展:若一向沒有留意學校過去數年的發展,第一手資料可請教有子女就讀該校的親友,否則只好到圖書館翻閱舊報紙。
3﹒重溫重要時刻:學校想清楚家長對子女的了解程度,特別會問孩子成長路上的特別時刻,如:何時懂得走路?平時用多少時間陪小朋友?點解覺得小朋友適合讀呢間學校?事前應藉相簿、錄像或傾談重溫。
4﹒千萬別說謊:由於學校見過小朋友後,會很容易拆穿家長的謊話。
5﹒衣着須得體:除了孩子,家長的衣着也表現了他們對面見和入讀該校的誠意。
6﹒提早到達:面見時間雖短,宜請假一天,並提前20至30分鐘到校。
7﹒精簡履歷:個人履歷須精簡,讓學校覺得你是深明孩子優缺點和愛護孩子的父母。
8﹒答問有默契:父母一同面見時要有默契及回答次數平均,不要出現搶答或Deadair。
9﹒優缺點須備:切忌只說子女優點而忽略缺點,學校期望父母對子女十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