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江澤民的退,筆者的看法與許多時評家及政黨人士略有不同,筆者認為江是真退,是全退,而且是在權力鬥爭中被「迫退」。
他不但不可能像鄧小平那樣,即使甚麼職務都沒有,還擁有對所有黨政軍事務的最後發言權,而且他在黨政軍中的人脈,也會隨着他的全退而逐漸失勢,又或者向胡溫靠攏。另一點是,隨着江的勢力消弭,中國的外交、港澳和對台政策,都有可能修正,暫時雖不會有大變但稍後必有變化。
曾在解放軍研究機構任職的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時殷弘在十天前接受訪問時說:「如果在四中全會上江澤民將軍委主席位子交棒,才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正常的情勢下他是不會交棒的。」在四中全會宣布接受江辭職的前一天,一位對中國政經內情常有第一手了解的朋友對筆者說:江澤民在還沒有部署好之前是不會提出辭職的,他的部署是由他的心腹曾慶紅任軍委第一副主席,實際掌握軍務,而他的次子江綿康就出任產值達六千億元的中信集團主席。
但一天後,江辭職公布,而曾慶紅沒有接任軍委副主席,這位朋友告訴筆者,這意味江在權鬥中徹底失敗了。接下來,江的人脈會起變化,而反腐敗也可能會反到與江有關的人脈身上。
江的失勢有幾個迹象,一是經濟上的宏觀調控政策,尤其是奧運工程的大「瘦身」,直指江執政時期的好大喜功、鋪張浪費,從「中華世紀坊」到「國家大劇院」,從三峽移民工程到長江、黃河的水利工程,種種投資項目據胡溫的審計發現百分之八十屬盲目上馬。
二是中央軍委副主席兼國防部長曹剛川,在今年「八一」建軍節招待會上,不再如過去那樣,提出「堅決聽從江主席的指揮」,反而要求軍隊「緊密團結在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被認為是江的親信的軍委副主席郭伯雄,儘管不久前在西北視察時曾重提要「聽從江主席的指揮」,但新華社發稿時,卻把郭的「挺江」言論刪除。
三,《中國青年報》報道,江所寵愛的歌手宋祖英,在四川窮困的萬源市演唱四首歌,竟然收取四十二萬元的歌酬,使江與宋祖英的關係再次引起幹部與公眾的議論,而中共傳統的權鬥手法之一,就是在道德上向對手潑污水。
江不會自提辭呈,因為他知道中央政治局與中央全會對他的辭呈一定通過,不會挽留,促使他提出辭呈的是中共元老的意向,這些元老包括薄一波、宋平、劉華清、喬石,其中一向對中央的人事起關鍵影響的宋平,在四中全會前夕,向中央提出了一個書面講話,講話中提到:「喪失了信念,沒有了堅定的信念,這個黨是脆弱的」。中央直屬機關和省部級黨委不久前傳達了這個講話,這講話被解讀為對江澤民的影射,實際上是挺胡接班。江澤民在元老的壓力之下,終於撐不下去了。
江曾利用香港問題、台灣問題與「富國」「強兵」並重的問題,來顯示他繼續留任軍委主席的重要性。為了強調軍隊地位的重要,他誇大台灣與香港的「敵情觀念」,推行強硬政策。
在他下台以後這些強硬政策會不會在中央充份掌握實際情況之下,有所修正,正是人們拭目以待的可能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