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世界地圖內細如塵埃,但據記錄原來香港鳥類多達450種,不僅佔全中國種類的三分之一,也佔全球二十分之一。除本土留鳥外,更有本不屬這兒的「鳥民」,這批據說在開埠初期由英國人飼養的小葵花鳳頭鸚鵡、紅領綠鸚鵡、阿歷山大鸚鵡,因英國人告老回鄉便遺留下來,歸化「入籍」並經常出沒香港公園,不如趁這個夏秋交替時分,探探這群野生「鳥民」。
記者:李湘虹
攝影:黃子偉(部份相片由陳偉民、鄭俊傑、廖緒琴、程詩灝提供)
模特兒:Emily、Billy(StarAsia)
荷花池被觀鳥發燒友戲稱為雀鳥界的「酒池肉林」,常見野鳥飛來吹風飲露,拾級而上,至一道古雅紅木橋,橋邊一泉淙淙小瀑,此處乃人工湖上游,流水從荷花池緩緩瀉下,相思鳥、白頭鵯、文鳥不時飛來,先駐足垂柳下探風聲,然後從石隙探頭喝口泉水。突然一抹黑影飛過綠叢,原來是隻可愛松鼠,離松鼠三呎有窩雀巢,看到彩鳥變身香香公主,細嚼花蕊。據說鳥兒各有所愛,相思鳥愛串錢柳、小葵花鳳頭鸚鵡愛鳳凰木、黑臉噪(眉鳥)更愛在地上俯拾果子,盡顯雀鳥們可愛一面。
兒童遊樂場背靠堅尼地道出入口,側為觀鳥園,因坐落半山,居高臨下視野開揚,也是最佳觀鳥位置之一。抬頭,可仰望飛鳥翱翔;水平直望,則見樹上有雀鳥佇立休息;俯瞰公園範圍一網打盡,地上有不怕人的黑領椋鳥,一邊走來走去,一邊瞪大眼睛在找食物。
位於菜館旁的人工湖,是新人拍攝婚紗照的景點,因湖畔設有長椅,故許多遊人愛在此小坐或蹓躂。湖畔最常見訪客是夜鷺,池中物有錦鯉、龜游來游去,好不閒適。
Ken是全職生態旅行團領隊,本身又是香港觀鳥會會員,具5年觀鳥經驗:「其實香港太平山一帶有好多雀鳥出沒,不過香港公園是鬧市中最容易看到雀鳥的地方,加上交通方便,不少初學者、學校團體都選擇到此學習觀鳥。」以下是他推介的三大觀鳥靚點,留意喇!
1.每天下午四至五時是最佳觀鳥時分,時近黃昏百鳥歸巢,切記抓緊時間。
2.盡可能穿沉色衣服,移近鳥兒需放慢動作,舉鏡時宜先放低鏡頭免反光嚇走鳥兒。
3.別高聲呼叫或惡作劇欺負小鳥;野生雀鳥自有其生存之道,毋須你餵飼。
香港公園
地址:中環紅棉路19號
開放時間:6:00am至11:00pm
除香港公園外,香港不少鬧市亦給野生雀鳥霸佔,但牠們不停空降鳥糞,甚或傳播病菌,有時反會對人類生活造成不便。
深水埗麗閣邨2004年2月曾遭百多隻家鴉肆虐,家鴉原屬印度、斯里蘭卡一帶,經貨船帶往各地,在市區繁殖力強,除糞便與噪音擾民外,最令人頭痛的是牠們愛與垃圾為伍,傳播引致日本腦炎的病毒及引致腹瀉的沙門氏菌、霍亂菌。本地雀鳥團體指其數目正以每年2成高速增長,漁護署曾以強光照射、修剪樹木及播放聲帶方式驅趕,收效不大,只把鴉群趕往鄰近的深水埗公園。
尖沙嘴五支旗杆的白鴿群已成天星碼頭標記,但原來牠們祖先是港英政府信差。話說上世紀交通不方便,故尖沙嘴前水警總部在1898年建白鴿屋服務港府,貪白鴿記憶力強,飼養其作為聯繫長洲與大澳警署的信鴿;至1996年,水警總部搬遷,放生信鴿,漸演變成今日在你身邊毫不怕人的白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