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風景未必滿足一段旅程,行李上能附帶一兩本文字好讀的書本,有若雙蛋出前一丁麵上一撮XO醬,或熱蘋果撻邊的Haagen-Dazs呍呢拿雪糕。最沒有用是旅遊指南,跟書不如跟地圖或自由式跳上巴士隨意逛,又重又佔行李空間。
NigelSlater是英國另一位年輕好樣廚師,寫了不下十本有關煮食及環繞飲食的書本。最新一本卻獲得BritishBookAwardsBiographyofTheYear(年度最佳不列顛自傳)名為《Toast》。以吃食回憶成長過程;最touching的一章叫「Marshmallow」,應否譯作棉花糖?小時在香港吃的棉花糖,以砂糖放入機器經熱打出一絲一絲糖線,捲成一堆雲,好看不好吃,只有甜。但士多有賣,今天在國外始終佔零食歡迎榜上一席位的,綿綿軟軟、帶各式粉色系列如粉白、粉紅、粉藍、粉黃的Marshmallow,也叫棉花糖。
在過百篇短故事中,Slater以「Marshmallow」紀念他早逝的母親,也對父親予他的愛以棉花糖一般輕的手法直接表達。在一次學校作文中,小Slater描寫過綿軟的Marshmallow是最接近接吻的食品……母親過世,葬禮完畢,晚上入睡前,父親將兩枚Marshmallow放在床邊;從來不准在床上吃食的小孩問父親,是否為他而設?父親說:「這不是你最喜愛的零食嗎?」其實Slater並不最愛Marshmallow,誤會了的父親希望它能取代一小部份亡妻生前每夜睡前親吻兒子的責任。「Night-Night,SleepTight」是一句普通標準英國母親輕擁兒女,吻上一、兩、三下道夜的親切話語,Slater的失落,父親以Marshmallow頂替。讀完與兩個外甥女說起,卻引起她們輕輕的震動,四眼浸着淚花,母親離世,她們一個九歲、一個八歲,大學也快讀完了,並不表示那份失落失忘。
一面讀《Toast》一面想起蔡瀾的飲食文章,尤其早期作業,其中一篇「蔡家炒飯」至今想起味覺似乎仍可嗅到那些豬油渣、葱頭、蝦米……炒起粒粒獨立跳動的飯顆。那是一篇以最簡潔、最平易、最讓人心動的文字,描述童年、家人關係及饞嘴的歷史。小學三年班,醫生錯診,以為母親患癌,一家人吃飯時,她靜靜宣布,人人哭得吃不下飯,但我一面哭一面吃;想起她十分鄉土的美食手藝,哭得更淒厲。